字體大小:

悶熱酷夏易引發中暑,應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

最近天氣炎熱,急診室湧進不少熱症的患者如中暑、熱衰竭等,醫師提醒民眾,夏天氣候酷熱,很容易造成中心體溫直線上升,無法將體內的熱排出去,引起昏迷、意識不清等情形,不可不注意。當烈陽高照時,儘量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陽光底下,若無法避免也應適時至陰涼處稍做休息,隨時補充水份,防止中暑發生。

急診室內科主治醫師余宣宏說,一名53歲中年男性在熱天工作時,突然發生癲癇神智昏迷,被送至醫院,入急診室時他的體溫高達42℃,緊急幫患者進行降溫處置,才慢慢的恢復。所謂中暑是指在濕熱的環境,人體無法將體內的熱排出去,造成中心體溫直線上昇超過40.5℃,若中心體溫超過42℃有氧無法代謝完全,造成心臟、腎臟、肝臟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破壞,及橫紋肌融解破壞進而造成急性腎衰竭,若處置得當這些破壞是可恢復的。

發生中暑該如何處置,余宣宏表示,發生中暑的第一步驟為迅速脫離悶熱環境,搬至陰涼處並迅速降溫,使用冰敷於腋下與胯下、並全身以冰水拭浴,直至體溫下降至40℃即不再降溫,再給予電解質補充;在濕度高於60%的高溫環境容易引發中暑,一般中暑症狀皮膚會呈現泛紅,且會出現昏迷、意識不清與抽搐等。

預防中暑的發生,醫師提醒民眾,若是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者等,勿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注意排汗與水分流失情形;一般民眾運動時,注意脫水情形,要補充水分,年輕人建議每天應喝3000㏄∼4000㏄,老年人則2000㏄∼3000㏄左右,必要時補充鹽份,而天氣炎熱亦應儘量避免激烈的運動。


新聞資料來源:童綜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