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冬令進補∼小心「類諾瓦克病毒」入口爆發集體感染!

寒流一波波來襲,到處都是冬令進補的畫面,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醒進補一族,小心類諾瓦克病毒入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上月接獲七家人口密集機構及一家公司行號通報有住民、工作人員,陸續出現腹瀉、發燒、嘔吐等症狀。經現場疫調及採檢,病人檢體送疾病管制局實驗室檢驗,證實為類諾瓦克病毒(Norovirus)感染。

【醫學小百科】類諾瓦克病毒 Norovirus

此病毒是一種單鏈的RNA病毒,直徑大約27-32nm是一種小圓型病毒,傳染途徑以手-糞-口為主,類諾瓦克病毒是自限性、輕中度的的腸胃道感染症,對人類易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可以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一至數天,容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新興傳染病防治組主任莊苹說,類諾瓦克病毒為秋冬最常見的腸胃道感冒病毒,主要經由「手─糞─口」途徑傳染,其次為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包括直接接觸嘔吐物或排泄物,或因前述物體產生的飛沫間接接觸感染。產生的臨床症狀有:腹瀉、嘔吐、腹痛、噁心、發燒等,潛伏期為24∼48小時,有一半以上的個案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腹瀉、嘔吐。

類諾瓦克病毒具高傳染性,能夠在環境中長時間存活,容易散佈於醫療照護機構、餐廳、軍隊、學校、與旅遊休閒場所等人口密集場所,因此對於抵抗力較低的嬰兒、住院病患、照護機構的老人,甚至醫院的工作人員、軍人、兒童及社區裏不特定的民眾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呼籲如有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民眾除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勤洗手外,食物宜煮熟,飲用水需沸騰。病患的嘔吐物或排泄物必須用漂白水沖洗,同時避免飛沫或接觸傳染他人。

莊苹主任提醒說,如為食物處理人員疑似受感染時,宜再家休養應避免接觸食物及進出食物處理場所,在身體復原後經2∼3天才可繼續工作。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