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腦麻患者擺脫僵硬惡夢

「媽媽如果有一天沒力氣了,妹妹,你也要可以自行獨立喔!」看著腦性麻痺的女兒,吳媽媽的這一番話,無疑道出許多腦性麻痺患者家屬的心聲。

目前就讀國一的吳小妹妹和一般小孩一樣,生性樂觀開朗,更愛與人聊天,但在可愛的笑容底下,她卻是位腦性麻痺的病患,因為早產的關係,出生後不久,吳媽媽就從醫師口中得知小孩有腦性麻痺症狀,當下的反應,讓吳媽媽瞬間從喜悅變得不知所措,甚至當場痛哭。

隨著吳小妹妹逐漸長大,四肢開始因腦性麻痺而產生肌肉嚴重痙攣現象,導致手腳無法伸展,無法平衡,必須以輔助支架固定,日常生活作息都需要有人從旁協助,因此媽媽溫軟的雙手,就成為吳小妹妹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依靠,在求學過程中,媽媽更從幼稚園一路陪伴至今,吳小妹妹平常最愛聊天,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雖然無法用手握筆寫字,但卻可以藉由上網,和朋友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即使缺了一雙會飛的翅膀,因此為了讓吳小妹妹接受最好的治療,就算再苦再累,吳小妹妹的爸媽始終希望,總有一天孩子一定也能像其他人一樣,正常行動在陽光之下,因此經由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復健科楊翠芬主任建議之下,採用ITB療法配合復健課程後,現在吳小妹妹的身體四肢肌肉痙攣明顯降低,可以坐得穩,也可以試著慢慢學習去做想做的動作,講話時句子的長度也變長,回首過往的每一步,吳媽媽說:「真的是各種滋味都在心頭,不過最高興的是看到妹妹比以往更快樂。」

每千位新生兒 三至五位患有腦性麻痹
目前在台灣地區,每一千名新生兒中,就有三至五名是腦性麻痹患者,在這些腦性麻痹的患者當中,表現出來的臨床徵狀有許多面向,其中動作障礙是最明顯的表徵,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復健科楊翠芬主任表示:「腦性麻痺常合併多方面的障礙,根據不同的分類原則,大致可將腦性麻痺分為幾類,以動作障礙的形式分類,則可分為:痙攣型、徐動型、協調不良型、低張型及混合型(附件一),其中以痙攣型最為常見,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由於腦性麻痺的兒童可能有動作發展遲緩、動作控制與肌張力及姿勢表現異常等現象,再加上除了動作方面的問題外,還可能併發視聽覺、語言、智能的障礙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透過藥物治療,職能、物理、語言治療,或者是心理治療來改善,但對於最常遇到的肌肉痙攣問題,進行治療時卻容易遇到副作用等問題。

口服藥易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重症患者治療有限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劉康渡醫師解釋:「痙攣程度的輕重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區別,一般舒緩痙攣的口服藥雖然常拿來使用,但由於藥物主要經是以血液循環運作,只有少部分能確實到達脊髓神經的作用處,對於重度痙攣患者來說,效果會有折扣。」劉康渡醫師進一步說明,若將服用劑量調高,可能還是會有不足以減輕症狀的問題,同時更可能因此導致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噁心等不良副作用。

劉康渡醫師表示,三成左右的痙攣患者曾經抱怨,無法忍受口服藥的副作用,或是療效一直不如預期,就如上述案例正是屬於嚴重性肌肉痙攣患者,因此在口服藥物方式改善有限的情況下,對於嚴重痙孿患者會建議使用脊髓內輸注幫浦 (Intrathecal Baclofen簡稱ITB,Baclofen為抗痙攣藥,附件二)療法,主要是將藥物藉由精密電腦控制的微小幫浦,每小時精準輸注微量抗痙攣藥物,可直接注入脊髓腔,不經循環,只需極少的劑量即可減緩痙攣症狀,使用藥量約是口服藥量的千分之一,因此副作用低、效果更好。

北榮團隊ITB療法成功案例數國內最多
在國外,脊髓內輸注幫浦 (ITB)療法已普遍運用在神經疾病的重度痙攣治療上,而在國內,台北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採用該療法已累積8例成功治療案例,為台灣之冠,復健醫學部楊翠芬主任指出, 脊髓內輸注幫浦 (ITB)療法除了為有嚴重性痙攣的腦性麻痺患者帶來新希望,對於中風、多發性硬化症、腦部和脊髓損傷併發嚴重痙孿的患者,也能提供不同的治療效果,特別是脊髓損傷的病患及中風病患。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醫師,也是國際治療脊髓損傷的權威指出,脊髓內輸注幫浦 (ITB)療法不僅能有效改善脊髓損傷後所產生的重度痙攣,另外也能減輕因痙攣所引起的神經痛。不過治療的同時需要有完整的醫療團隊共同執行,包括神經外科與復健科,縝密的配合才可獲得顯著的效果。


新聞資料來源:台北榮總
本文作者:台北榮總 劉康渡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