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醫療專業素養與醫學人文

臨床醫師身為現代醫療團隊之一員,不僅要具備醫學科學知識與醫療技術,更必需要有維繫良好醫病關係的溝通智能,並遵守相關醫療法律及專業倫理準則。然而,一個能夠為人所敬重,同時也能夠認同自我尊嚴的「醫療專業」團體或醫師個人,不僅僅需要知識、技能與遵守法律倫理準則,還應該具有相當的專業態度與素養,才足以撐起「醫療專業」此一莊嚴殿堂的榮耀華頂。

2002年歐美的數個重要醫師專業團體整合歸納了「醫療專業素養」為三個重要基本原則:「以病人為優先」(primacy of patient` welfare)、「病人自主權」(patient` autonomy)以及「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

「以病人為優先」,由醫師的專業態度而言就是要有「利他」的精神(altruism)。醫師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醫療決策的考量應以病人的最大利益作為最重要的依歸,縱然在考量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涉及單純醫學知識以外的因素,例如選擇用那些作用類似之診療技術或藥品、考慮受限於各種醫療機構及保險制度的規定限制、甚至於考量到病人及家屬的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醫師在立下醫療決策之時,應確認在考慮上述因素的過程之中,並未犧牲「以病人為優先」此一基本原則,以維護病人的最大利益。

「病人自主權」係指醫師與病人實為一共同合作的關係,共同來解決病人的相關醫療問題。醫師以其專業知識技能,提供相關醫療問題的診斷結果與可能處理方案,誠實告知病人病情診斷與可能醫療選擇及建議,在不違反法律倫理準則且合乎情理的情況下,尊重病人及家屬的自主選擇權,共同決定診療方案。

就「社會正義」而言,疾病傷害產生之時,往往也正是病人及家屬平時所可能面對之社會弱勢面,或不平等遭遇顯露出來的時機,身為醫療專業,不論是以醫師個人一己的微薄力量,或者是醫師團體的集體力量,都應該注意到社會的潛在弱勢與不平等面,包括種族、性別、社經狀態、族群、宗教及其他各個社會面向,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尋求機構體制內的救助機制,試圖提高社會健康照護系統的公平正義。

以上三個原則均以病人為中心,考量到病人自主之選擇權,醫師之利他精神,以及圍繞病人與醫師的社會環境。也由此可以延伸理解到,身為一個具備醫療專業素養的現代醫師,不僅僅要具備診治病人身體疾病的科學智能,尚需能夠具備感受病人苦痛並維護病人尊嚴的人道關懷精神,同時也應該具備基本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與素養,一方面應用於所面對的醫病關係與醫療環境,另一方面,也為醫師個人安身立命於現代忙碌複雜的社會作準備。


本文作者【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柯毓賢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