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拒吃檳榔 向口腔癌say NO

「如果你好了以後,幫我個忙,勸勸你週遭的朋友,戒掉檳榔吧。」

每一位從我們口腔癌團隊順利出院的病人,我都會這樣告訴病人,希望能發揮早期預防的成效。總是遇到太多的病人說,真的沒想到我會得口腔癌,早知道就戒掉檳榔了,我還那麼年輕,早知道就早一點來醫院了。如果我們能早些勸說,說不定能及早多幫一些人。

口腔癌的迷思:

不吃檳榔就不會得口腔癌
得到癌症的原因很多,但有更多是找不出原因的,只能說當曝露於危險因素極高的環境下,得到癌症的機率會更高。接觸那麼多的病人後,確實遇過幾個不抽菸、不吃檳榔,甚至不吃刺激食品的人也得到口腔癌。

吃不含添加物的檳榔就不會得到口腔癌
檳榔成分之一的檳榔素 (arecoline)和檳榔鹼(arecaidine)都可能增加基因突變的比例。而紅灰石灰會使口腔環境變成鹼性,在鹼性狀態下檳榔中的某些成分會釋放出游離基(free radical)易引起細胞變性。此外,在嚼檳榔過程中,口腔黏膜會破損與檳榔成分中不同濃度的生物鹼及多種亞硝基胺化合物接觸。而亞硝基胺化合物已被認為是引起口腔黏膜癌病變的致癌物質。另外荖花含黃樟素,而黃樟素是已公認的致癌物質,檳榔加荖花等於是癌上加癌。在臺灣嚼檳榔者幾乎有抽菸喝酒,很少只吃檳榔,因此口腔癌才會擠進臺灣男性癌症死亡的前五名內。

只是嘴巴破皮而已
只要嘴巴有傷口超過兩週沒痊癒,強烈建議到大醫院就醫,千萬別再自認為只是火氣大或熬夜的關係,也別只灑一灑西瓜霜就算了,「不管它」絕對不是治療的好方法。只要口腔內有異樣,建議到醫院檢查。

我想等一陣子再說
很多到醫院施行口腔癌手術的病人,其實心裡早就猜到是口腔癌,總是以工作太忙、應酬太多、孩子太小、時間太少、醫院太遠、心裡害怕,一拖延有時癌細胞吃出臉頰外或是轉移到其他部位,到時治療可能更困難或更複雜。

可不可以切小一點
口腔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但由於病灶部位位於顏面,病患總是怕切太多而影響外觀。一般癌細胞切除手術的安全距離約是2 公分,也就是說如果原發腫瘤是2 公分直徑,則切除範圍要達6 公分直徑才足夠。切除後看缺損多大,所補的皮瓣,至少要比缺損的部位大一些才夠。因此病患容易怕不好看而要求切小一點,因此導致癌細胞復發,就得不償失了。

聽說切完補個皮就好了
由於癌細胞切除手術需額外加上安全範圍,因此切除後需視傷口情況再決定能否只有補皮。一般須要皮瓣手術才夠覆蓋。

完了,一切都完了
很多人認為得了癌症就是死路一條,並不正確,為了讓病患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無論是哪一期的口腔癌,都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口腔癌位於顏面上,外觀看的見,加上口腔腺體的關係,容易有惡臭,如果是靠近呼吸道或消化道位置的癌細胞,擔心會壓迫或堵住呼吸道或消化道。所以無論對自己或家人,積極面對口腔癌才是解決之道。

手術成功後就一勞永逸了
口腔癌的治療絕不是手術即可,因病情不同,可能還需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任何癌症的治療絕非一次手術就可能解決癌細胞的轉移,病患仍需定期追蹤及接受輔助性治療。

在台灣,口腔癌病人大多青壯年,是一家之主,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此只要一得到口腔癌,等於一家人的生活陷於泥淖。口腔癌無論在外觀或功能上,都容易侵蝕一個人的尊嚴,不敢照鏡子,不敢面對人群,不能再大口吃美食,不能再回復以前的容貌,總是用口罩遮掩嘴角,牽強的拖著攣縮的微笑。在被檳榔吃掉健康之前,在被癌細胞吃掉尊嚴之前,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發揮影響力,無論是自己、家人或朋友能做到拒絕菸、酒、檳榔,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整形美容外科 李依容護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