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鄰近症候群

一位中年女性導遊因長期揹負行李,苦於頸脖僵痛、兩側上肢痠痛無力多年,經檢查後發現罹患退行性第四、第五頸椎椎間盤脫出。病患起初以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處置,但症狀反覆,一直未有起色。

約在四年前,病患接受建議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四、第五頸椎,手術後恢復良好,重回職場工作。

兩年後,病患又感覺相同症狀出現,尤其是在肩胛處。追蹤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原手術部位移植骨業已融合,達成手術目標,但在手術部位向上、向下鄰近部位椎體與椎間盤處,相較於手術前的呈像,卻有退行性變化。診斷是退行性第五、第六,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脫出,對照病患臨床症狀,亦符合該影像上的發現,即所謂「鄰近症候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解釋,脊椎骨關節系統在生命自然過程中,會因反覆機械力作用磨損、加諸脊椎骨關節系統亦因應力性反應,產生種種結構上細微改變,結果就造成退行性變化,也間接造成包含於其解剖構造內的神經系統壓迫。

他表示,在保守性治療無效與疾病持續進行下,外科手術減壓,因此可阻遏疾病進一步惡化並收到緩解症狀功效,但手術造成脊椎骨關節系統上的改變,手術部位結構既有功能卻喪失,在脊椎骨關節系統原有負擔未減低情況下,脊椎骨關節系統中非手術部份,尤其是接近手術部位脊椎骨關節會增加較手術前更多負擔。

馮睿哲說,如此加重、也加快接近手術部位脊椎骨關節退行性變化,產生所謂鄰近症候群,病患往往在一段時日後,基於保守性治療無效與疾病持續進行下,於該部位接受相同手術。

有鑑於手術雖可解決問題,卻有鄰近症候群困擾,人工關節觀念因而產生。它在使用上,於原有解剖結構改變下,儘可能保有原脊椎骨關節功能,如此減少手術後鄰近脊椎骨關節負擔,降低鄰近症候群發生機會。

馮睿哲表示,該女士在持續一年餘保守性治療仍不滿意情況下,經充份瞭解後,選擇於第五、第六頸椎處置放人工椎間盤,切除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六、第七頸椎。病患在手術後恢復良好,追蹤至目前為止,病患相當滿意。
本文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 神經外科 馮睿哲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