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通路多元服務兼顧民眾健康照護

隨著時代的進步,鼓勵民衆自我藥療(self medication)加速非處方藥的可近性,是世界衛生組織的重要政策之一,對於安全性高、臨床使用經驗已達10年以上的常用非處方藥品,如止瀉藥、腸胃藥、感冒藥、止痛藥等,民眾在需要時,不論是在藥局或非藥局都可買到,已是世界各國的趨勢,到底台灣民眾平常使用非處方藥品的狀況如何?他們又有什麼期待?如何在兼顧安全與便利性的原則下,增加非藥局通路販售之常用藥品品項,是值得探討的空間。

台灣服務業聯盟與聯準市調公佈「台灣民眾自我藥療知多少」大調查
2010年8月,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曾經舉辦鬆綁藥事管理政策暨通路服務座談會,邀集各界專家探討藥品通路的管理政策,汲取了許多寶貴意見,並持續針對民眾需求與通路管理套措施進行規劃與檢討,專家包括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黃文鴻、均衡法律事務所所長李鳳翱、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任技正戴雪詠、中華民國藥事改革協會理事長余萬能、大岡山社區醫療群執行長王宏育、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執行長譚延輝、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

今年台灣服務業聯盟更委託專業的聯準市調公司,針對全台20~69歲男女,進行了「台灣民眾自我藥療認知與行為大調查」,調查結果清楚顯示台灣民眾在出現疼痛、感冒、腹瀉等較輕微症狀時,普遍有使用成藥的習慣。而有別於過去的刻板印象,這次調查中有將近七成的人表示,藥品仿單和說明書已足夠讓他們選擇正確的藥物種類和藥量,顯示台灣民眾已不再只聽聞旁人推薦或是單憑直覺的盲目亂服成藥,這份市調結果正提供台灣民眾使用非處方藥品現況第一手解析。

年輕、學歷較高為自我藥療族群的特色
在「台灣民眾自我藥療認知與行為大調查」受訪者中,接近七成的人平常有使用指示藥品或成藥(註)的習慣,近八成使用者在50歲以下,八成具有高中職以上學歷,有能力進行自我藥療。他們平時並不會隨便亂吃藥,而是在出現疼痛、感冒、腹瀉等較輕微症狀時,才會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且有將近七成的人表示,藥品仿單和說明書已足夠讓他們選擇正確的藥物種類和藥量,高達90.1%的受訪者表示,自我藥療的經驗良好,未曾發生過吃錯藥或用藥後不適的情況。

多數民眾希望非處方藥品通路多元化
調查發現,有六成的使用者是在開架區自行選購藥物或指名購買,超過八成的人表示不擔心用錯藥或用錯量,這些有經驗的使用者,大多對增加販售通路抱持正向態度。整體來看,超過六成的人贊成開放在藥局以外的通路販售非處方藥品,更有79.1%的人表示,希望能在24小時便利商店購買到常用的感冒藥、止痛藥等,可以即時因應並減緩突發的身體不適。至於平常就沒有使用常用成藥的族群,真正會在開放後轉而有意願使用成藥的人,僅不到一成,也顯示開放藥局以外的通路販售非處方藥品,並不會增加藥物濫用的風險。

台灣民眾自我藥療5大發現
綜觀2012「台灣民眾自我藥療認知與行為大調查」的數據,能得出以下結論:
1.使用成藥自我藥療已是多數民眾的習慣,且實踐至今,絕大多數都很順利! 
2.使用成藥者八成以上都具高中職程度,應有能力閱讀適應症及用藥說明! 
3.對於不熟悉的症狀,多數民眾仍會諮詢專業,僅對常見問題如疼痛、感冒等才會使用成藥! 
4.贊成適度開放通路者,有八成希望能在24小時便利商店買到成藥! 
5.適度開放通路並不會強化使用成藥的動機! 

這5大發現顯示,大多民眾都希望能隨時取得有救急功能的藥品,不受營業時間或地點的限制,適度開放藥局以外的通路販售非處方藥品,將更能補足民眾的用藥需求,也能讓醫療資源做更妥善的運用。

通路建構完善配套成為藥師服務延伸之觸角,共同為民眾健康與用藥把關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黃文鴻表示,台灣對乙類成藥的管制可說是世界最嚴格,至今僅開放115個品項,卻並不代表民眾的用藥需求和安全已得到全面的保障,且自我藥療已經是國際趨勢,通路、藥師、製藥業等利益相關管者,應該要就此議題凝聚共識、做好準備,政府也該要有具體的政策方向,讓台灣民眾用藥福祉更加完善,落實小病自己治,大病才上醫院,也有助健保永續經營,讓醫療資源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博士鄭慧文則指出,藥局或藥妝店的營業時間相當有侷限,民眾在晚上十點到隔天早上九點間,臨時不舒服只能去看急診,增加許多醫療成本,而從本次調查來看,八成多的民眾高中職畢業,一半以上有大專學歷,如此高的教育水準,加上現在有許多科技工具,民眾應該有能力也必須為自己的健康照護負起責任。而不少藥師認為適度開放通路會造成用藥風險,但就現況來看,目前民眾去藥局買藥時,也不一定有得到藥師的諮詢,甚至可以在藥局買到非法的藥品,政府管得過於嚴苛,對民眾未必是福,甚至可能造成雙輸,到底怎麼做才符合民眾的最大利益,TFDA應仔細衡量,而非原地踏步。

非處方藥的便利性確實可以帶動自我藥療的風氣,然而如何兼顧製藥業、藥局與藥師、通路業、政府主管機關及民眾等不同立場與需求,達到提高自我健康意識與管理、節省醫療與藥品費用、減輕社會經濟負擔及醫療資源合理分配等效益,建構一套完善的配套措施確有其必要,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綜合2010年8月以來的研究以及此次的市調結果,整理出下列有關配套措施之現況與民眾建議強化的部份,如用藥安全宣導、藥品包裝標示 (乙類成藥標示,諮詢專線及其他警語)、ADR(藥品不良反應)通報標準作業程序等。

站在提供通路多元服務的角度,通路在自我藥療的政策執行上,無疑是政府主管機關、藥師、製藥業及民眾的溝通平台,利用通路活潑且豐富的傳播行銷資源,不論是店內的告示或多媒體終端機中各項線上資訊,讓民眾可以更近距離的獲得用藥知識,同時也讓社區藥局透過與通路的合作,即時提供民眾藥物諮詢及衛生教育,讓通路成為藥師服務之觸角延伸,共同為民眾的健康與用藥安全把關,落實全方位健康照護,才能真正發揮多元服務之效益。

註:本次調查中溝通的成藥,是以止瀉藥、腸胃藥、感冒藥、止痛藥等四類指示藥品或成藥為主。


本文作者: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