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抗藥性細菌:來勢洶洶!

當細菌藉由各式各樣的機轉發展出抗藥性,對原本可治療他的藥物(抗生素)產生抗性,我們稱之為抗藥性細菌。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內科李致毅副主任表示現今的醫療環境,抗藥性細菌的存在已逐漸普遍,其所造成臨床上的感染症,處理上非常棘手,更常是第一線醫療人員需嚴肅面對的嚴峻挑戰。

誠如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般,臨床上抗微生物製劑也就是抗生素的使用,就像一把刀的兩面:在治療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的患者,「抗生素」是醫師拯救患者性命重要的武器;然而,非必要且過度的抗生素使用,除了讓人體需承受原本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外,更容易進而造成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用抗生素把細菌殺光』是一個很多人跳不出來的迷思。就實際面而言,甚至是因抗生素遭到濫用,才是抗藥性細菌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來,新一代抗生素的研發已遇瓶頸,醫師手上可用的「武器」已越來越少,要控制或減少抗藥性細菌,不能期待使用更強的抗生素,反而應是節制抗生素的使用。

CRAB(註1),VRE(註2),CRE(註3)……面對這一波波抗藥性細菌的逆襲,臨床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每位第一線醫療人員刻不容緩需學習的課題。配合確實的手部衛生與接觸隔離的感染管制措施,希望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讓抗藥性細菌不要再成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揮之不去的夢魘!

註1:CRAB: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
對碳青黴烯(carbapenem)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

註2:VRE: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
對萬古黴素(vancomycin)抗生素具抗藥性的腸球菌

註3:CRE: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
對碳青黴烯(carbapenem)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腸道菌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內科 李致毅副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