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談『安寧療護』 善終是一種福份

最近,經濟學人資訊社(EIU)公布,2015年對全球80個國家安寧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的死亡質量指數調查,英國排名第1名;台灣位居全球第6名,是亞洲之冠。
   
古書「尚書•洪範」談到人生的五種福份: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考終命」是指:人壽雖有長短之異,但如能不遭天災人禍,自然的命終,也是人生一種「大福份」。今天台灣的「安寧醫護」其實已超越「考終命」的境界;即使是病人遭受天災、人禍、病魔的催殘,台灣各級醫院的安寧療護團隊,都會善用現代醫療的知識、技術和尊重生命的態度,陪伴病人使他能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現代醫療的安寧療護,源自於宗教信仰。在西元四世紀,基督教教士Fabiola秉持基督精神,為往來羅馬與非洲路上的旅行者建立一個旅客住宿處,叫「Hospice」是指:「暫時接待、收容朝聖旅人的地方」。到了中世紀,Hospice延伸為:「對於生病者、貧困者及瀕死者照顧的地方」。1967年安寧療護之母—桑德斯醫師(Dr. Cicely Saunders),於英國倫敦近郊的錫典罕,創立全世界第一所安寧療護機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發展為全世界安寧療護的典範。至此,安寧療護逐漸在歐、美以及世界各國獲得重視,進而蓬勃發展。

所謂安寧療護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指:「對治癒性治療無反應之末期病患,提供積極性及全人化的照顧,以維護病人和家屬最佳的生命品質」;它主要是透過疼痛控制,減緩身體上不適的症狀,並處理病患及家屬在心理、社會和心靈上的問題,力求病人主觀改善為原則。然而,現代醫療技術再發達,仍有它的挶限性,當它無法為病患提供更有利的服務時,安寧療護即可用有限的醫療和尊重生命的態度,來陪伴病人走過人生最後的旅程,協助家屬重新面對未來的生活。
   
台灣自1996年起開始推動安寧療護,政府於2000年辦理「安寧療護納入健保整合試辦計畫」,並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自然死法案」立法之國家。2004年安寧照顧協會試辦「安寧共同照護服務」,提供非癌症病人所需安寧療護服務,並於隔年起擴大健保補助。安寧療護內容,通常具備「四全照顧」之特色,包括:

* 全人照顧—身、心、靈之完整療護。
* 全家照顧—關心病患,亦關懷家屬。
* 全程照顧—陪伴病患行至臨終,也輔導家屬度過低潮。
* 全隊照顧—結合醫生、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藝術治療師、宗教人員及志工等,共同照顧病患及家屬

亞東醫院安寧團隊於2003年成立,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及志工,提供病患在家的「安寧居家服務」及住院期間的「安寧共同照護」。本院的「馨寧」安寧病房預定將在近期完成,以提供民眾更完整的安寧療護模式。「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無法避免的課題,醫學的進步及新醫療技術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但人類仍無法長生不死。「安寧療護」協助病人在人生旅途最後的日子,活得更豐富、更有尊嚴,也讓病人與家屬能把握時間增加親情,藉此互相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詩句:「生,如夏花般絢爛,無怨無悔。死,若秋葉之靜美,瀟灑飄落。」生命的尊貴就是活得燦爛,好似夏天盛開的花一般絢麗;死得很莊嚴,就如秋天的落葉一般,平靜而美麗。本院安寧團隊將持續秉持專業的醫療態度和人性的關懷,協助生命末期的病友,能寧靜、美麗而圓滿地走完最後的人生旅程。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