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面對心裡深處的傷痛,心理師幫助度過難關

陳先生年約60歲,外表清瘦,主訴最近不知為何莫名的出現焦慮、緊張、害怕自己或是身邊的人過世。心理師了解陳先生的過去生活發現:陳先生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時,妻子就是因病過世的。當時兩名孩子尚未成年,陳先生為了兩名孩子有人可以一起照顧,於是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與第二任妻子又生育了第三名子女,但在一次意外中,最小的孩子也不幸過世,陳先生對自己相當自責,夫妻兩人因此一事件,感情日漸疏遠,最後以離婚收場。


所幸,那時第一段婚姻的兩名孩子也成年了,對陳先生相當體貼,靠著子女的關心、工作上的忙碌,漸漸的轉移了那些難過的記憶。這五、六年來,陳先生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康復,走出死亡的陰影。怎知從去年一連串的食安、飛安、氣爆事件之後,陳先生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對勁,於是再度求助。

面對重要的家人、朋友過世後,一般心理上會經歷四個階段。一、震驚、麻木。二、追思、渴望。三、瓦解、頹廢。第四、重組、復元。陳先生其實已經走過這個歷程,到達第四階段,能將自己的生活重新恢復新秩序、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新關係上。只是,受重大社會事件或是重要節日(家人的忌日、兩人的紀念日)的誘發,記憶又被推回了過往,情緒彷彿又回到家人過世的當時那般的痛苦。

心理師向陳先生說明他困擾產生的原因,允許陳先生可以去經歷悲傷與失落,教導他用書寫的方式將對家人的、不捨、想念種種情緒一一表達,就像家人還在身邊一般,將當初來不及說的話、想說的話細細的訴說給對方聽。之後,學習在心裡跟對方告別,讓自己真正從心裡接受對方離去的事實。

陳先生聽從心理師的建議後,鼓起勇氣做了兩件他深藏多年但不敢做的事情。他買了一束玫瑰花去第一任妻子的墳前,彌補當年從未送花給妻子的遺憾。又帶著早夭孩子的照片去兒童新樂園,代替孩子痛快的玩了一趟,完成多年前未能兌現的承諾。事後,陳先生很感謝心理師的建議與支持,讓他不去逃避這兩段失落的傷痛,他終於了解了唯有面對才能走出傷痛、才能給他重新再去愛人與愛自己的力量。

由這則案例可說明,人的「心裡事」常隱含著許多錯綜複雜,甚至當事人自己也摸不著頭緒的原因,默默地影響著我們,不時造成生活負面的困擾,不仿找一位態度客觀中立、嚴守保密倫理規範的專業人員談談自己的生活困擾,找到解開情緒問題的鑰匙,陪伴自己走過焦慮憂鬱的低潮。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吳澤誠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自己、關心他人,衛生局辦理「高關懷心理會談服務」,陪伴遭遇因婚姻、課業、工作等等生活問題而有適應與情緒困者,提供心理會談服務,預約詳情請洽詢電話:02-24300193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本文作者:基隆市衛生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