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要做大手術很擔心,想轉到大醫院該怎麼做?需要重新接受檢查嗎?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75期

手術前,大部分人都會比較謹慎,經常尋求第二意見或悄悄前往其他醫院。然而,轉院手續可能變得繁瑣,可能導致混亂和重複的檢查。醫生之間的專業交流有助於避免這些問題,提供更準確的治療建議。但若是緊急開刀個案,較不適合轉院。

 

接受手術這件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輩子當中的「大事」,莫不謹慎、思慮再三。舉凡醫師的經驗、醫院的名氣、手術的方式以及術後的照顧等,除了醫護團隊的事前評估之外,家屬親友團的眾多意見,經常左右著病家的決定。近年來,患者已經有能夠一同參與醫療決策評估的趨勢,因此,患者「瞞著醫師」到其他醫院就診,或是找上同一家醫院但不同醫師,去詢問第二意見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

 

一旦決定要轉診至其他醫院接受手術,又是另一番大工程,不僅可能要全套身體檢查重新做一遍,即便將原先做過的檢查影像檔或是文字病歷紀錄帶著,都仍然可能帶到非該次手術相關的資料,或是甚至是厚厚的一本病歷資料,根本不知道該申請哪一部分的病例影本。

 

專業對專業,才能更精準

馬偕紀念醫院品質管理部部長李君儀提到,台灣的醫療可近性高,尤其是大台北地區,大型醫療院所的密集度非常高,患者要在不同醫院之間尋找「打聽到」的醫師,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過去,也曾有過患者在門診間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已經在某某醫院做過檢查確定診斷了,只是想來問問你的意見。」

 

其實從醫療專業的角度來看,透過「醫師對醫師」作為窗口溝通轉院事項,患者可以省去轉去另一家醫院之後,可能要重新做全套檢查的費時功夫,而且也比較不會因為溝通錯誤造成病情誤判,以利縮短救治時間,才能達到轉院尋求醫療的目的。尤其是外科手術,術前的溝通上,專業部分又有許多細節,如果要轉院開刀,這種事還是「讓專業的來吧」!

 

李君儀舉例,曾有裝置葉克膜及心室輔助器之後,無法脫離這些輔助工具的病人,經過專業的判斷,需要做心臟移植手術才能活命,所以,他就建議患者轉至另一家心臟移植經驗豐富的醫院,並且親自和對方醫師做聯繫。經過來回溝通之後,對方醫院也願意收治,於是就安排救護車轉至他院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來患者平安出院回家休養。

 

可主動提出轉院要求

現今網路科技發達,不乏上門「挑戰醫師專業」的患者,表達若是接受到的服務不滿意就要轉診的敘述。其實在醫師端大多都能接受被諮詢、患者只是來問問意見的景況,「來掛我門診,不一定就要給我開刀呀!醫師的職責就是解決患者的問題,尤其網路上的資訊太過繁雜,患者若沒有自行整理、去蕪存菁的能力,來找醫師可以獲得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意見。」

 

如果患者真的想要轉院,其實不必覺得對原來的主治醫師感到抱歉或不好意思提及,用開放的胸襟大方和醫師討論,如果藉由醫師專科科別團體間的專業意見提供,就能得到確切精準的治療訊息,好過自己到處打聽或是將他人經驗套用在自己身上的不合時宜。

 

李君儀說,像是全台進行機器手臂微創心臟手術的心臟外科醫師有個自己的LINE群組,會經常將專業訊息和手術的情況、病例討論等資訊放在LINE上互相交流。平常在醫學會遇到時,也會趁機討論最新技術以及照顧患者的經驗,同時會關心轉診過去的患者後續狀況。

 

轉至他院,先開立轉診單

國外醫療院所的轉診規則比較明確,在網站上都有需要事先提出申請的表章單據,例如美國知名的Mercy Hospital & Medical Center就在網站上公告,依據不同緊急程度做出的轉診方針,以及代為諮詢和需要額外付費的收費標準。而在台灣,因為健保單一保險人制度的關係,患者不受到在不同保險人間轉換的限制,不過,一旦決定從A醫院轉診至B醫院接受手術,還是得花不少準備資料的功夫。

 

以衛生福利部在10211日施行的《全民健康保險轉診實施辦法》來看,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都需要設立轉診櫃檯,在患者轉診之前,A醫院和B醫院都需先將診療科別、就醫日期、掛號做協調,讓患者就醫更有保障。

 

A醫院和B醫院都已經連繫、溝通,確認了患者轉診的事宜之後,A醫院必須開立轉診單,內容包括:註明接受轉入的醫療院所名稱、地址、電話;還要載明開立轉診單的日期、安排至B醫院的就醫日期和診療科別;開立轉診單的醫師也必須簽名。

 

當患者拿到A醫院開立的轉診單之後,在指定日期到B醫院時,需先到轉診櫃檯報到,患者可以減免部分負擔。雖然較有專業的保障,不過,患者無法指定B醫院,也無法指定醫師,所以,B醫院不一定是醫學中心,而是應由A醫院的醫師視個別患者的情況及需求,送至最合適的醫院,且尊重醫師的專業判斷。

 

如果患者無法在指定日期至B醫院就診,也可以自行向B醫院轉診櫃檯申請另行安排日期,同樣可以減免部分負擔,但是,若患者自行到B醫院以外的醫療院所就診,那麼就無法減免部分負擔。

 

緊急開刀個案,較不適合轉院

在病情沒有那麼緊急的情況之下,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在對的時間點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比較能夠掌握黃金救治時間。不過,若是需要緊急開刀處理的疾病,例如主動脈剝離,每拖延1個小時,患者的死亡率就會增加1~2%,這種狀況下,就不建議轉院開刀,以免延誤搶救、失去性命。

 

但是,緊急手術若是在當下沒有病床的情況下,患者難道不能轉院嗎?尤其現在各大醫院幾乎都是滿床的情況下,有什麼方法可以求自保?李君儀提到,以他自己的狀況來說,若真的遇上科內沒有任何一張病床的話,會協調相關科別看看有無空床位可供調度,先讓危急患者接受手術。

 

「一般來說,大型醫療院所內的醫師,幾乎都會盡力幫病況緊急的患者調出病床,比較不會推拒病人,否則患者自行出院、轉院,恐危及性命,也是醫者所不樂見。」李君儀這麼說。

推薦閱讀:

為什麼手術前需要禁食?連吃藥也不行嗎?

手術後可以馬上復健嗎?新觀念是術後愈快復健愈好,太久後才動恐造成1部位僵硬

查看原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