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病友會客室》癲癇朋友的「角色」與「責任」!

文�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理事長 陳瑞珍護士

今天,我想要藉此機會給『癲癇朋友』一個課前準備的內容,當您要
到醫院就診時,所應該準備的詳細資料,包括那些?僅就個人這幾年
來在門診的經驗,做簡單的資料提供!

首先,身為癲癇朋友您們應該感到很慶幸全省有這麼多神經專科醫療
工作者,投入癲癇社會教育的行列。為了推動全民認識癲癇,除了醫
療工作者有責任外,癲癇朋友您們也擔負極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這
個團隊中也有一些責任要來分擔!也許您們會問為什麼癲癇朋友已
經生病了,我們還有責任要負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從事護理工作多年,與癲癇朋友也結下不解之緣。我一直很希望癲癇
朋友可以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朋友一樣,有很好的生活品質、公平的競
爭環境,不會因為長久以來社會的輿論,與錯誤的觀念,而導致現今
大多數的人一聽到「癲癇」,就聞之色變。這是我最衷心的期盼與願
望。

癲癇朋友在整個疾病的治療過程,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一、簡單地說:「病人」,他必需做一個聽話的病人,按照醫師
  的指示來完全配合治療,當然,除了『完全配合』外,自動
  自發尋求相關資料是必需的,換句話說,就是要「唸書」。

二、看病並不像是在逛百貨公司一樣,要貨比三家才不吃虧,這
  是最要不得的心態;因為您必需要相信專業,切勿抱著『買
  東西的心態』,不但容易耽誤病情,甚至花了冤枉錢,白做
  了一堆不必要的檢查而使得身體多受一份的痛苦!

三、既然生病了,就要面對、接受生病的事實,盡可能的轉換另
  一種心態來面對,不要讓疾病打敗自己,切記,不可以還沒
  有治療就輕言放棄。

癲癇朋友還要擔負什麼責任呢?換句話說,有了癲癇該怎麼辦呢?在
門診中,也常看到癲癇朋友當第一次被診斷為「癲癇」時,那一種驚
恐、無助的表情,完全寫在臉上,尤其患者如果是小朋友,身為家屬
(尤其是媽媽)的,便會當場流下眼淚,哭的十分傷心?因為他們認
為得到癲癇是一種「可恥的疾病」,他們無法接受,覺得很丟臉!相
對地,這樣的家屬更能用心、花費時間去對『癲癇』做更深入的探討
與認識;像這樣的家屬是值得稱許的,這也是他們的責任。

另外,罹患癲癇是長久的疾病,在每一次回門診追蹤時,都應當準備
好功課,要記錄自己這一個月癲癇發作的狀況,服藥後的情形與反應
,都應詳細寫下來,等下一次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來參考。還有,病
人本身應該要有健全的心態來面對,並接受生病的事實,不可以自怨
自艾,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可憐的人,處處要別人來同情、施捨?這是
不對的!應該要積極、主動,把自己所有的能力展現出來,令他人來
刮目相看。

很多的癲癇朋友,也常因為時間、路途的關係因而疏忽、大意,本來
已經治療很穩定了,卻因為『太忙了』、『賭一下反正一次沒吃又不
會怎麼樣』的心態,而傷害到自己;甚至盲目的自行減藥、停藥,導
致更嚴重的傷害。如此一來也影響到周遭的人,他們看了也會害怕、
擔心更甚者則拒絕與癲癇朋友為伍,而不敢接近癲癇朋友,靜下心來
想一想值得這樣來賭嗎?因為吃藥、看病都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
人;如果因癲癇發作導致傷害,受痛苦的還是您自己,這樣做是不值
得的!

每一次回診看病,時間都很寶貴;應當把握每一次看診時間與醫師來
討論,而『不是只拿藥就走』,因為像這樣的病人通常以「應付的心
態」缺乏「積極主動治療」的宿命主義者。因為,「應付」所以,病
人常有延誤治療、復發等,甚至產生了一些副作用而不知。如果您已
經是治療成功,病況穩定的人,希望您們也擔負一些社會教育的責任
,在您時間許可的允許下,也請撥空加入各病友協會的團體來參與座
談會,分享自己親身的經驗,來帶動其他的病人,協助他們早日面對
癲癇的疾病,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

最後,我想說的是,『疾病要能獲得理想的治療結果,需要有多數的
人共同配合下、一起努力與負責』,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是
「病人本身」。因此,換個角度來想一想,生病是我們自己的事,吃
藥、治療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而醫師只是提供病人充
分的諮詢與建議,所以,病人在醫師的協助下,對疾病的疑慮充分得
到解答後,好好與醫師配合,讓疾病獲得穩定的控制,爾後更能建立
自信心重回社會,再貢獻一己之力,開創自己的人生,如果可以也可
回饋社會,投入癲癇社會教育的行列中。

期盼更多癲癇朋友都可以就近加入當地病友會,成為協會的一份子,
把協會當成自己的家,大家都有這樣的認同感之後,將可以凝聚一股
不可忽視的力量,為更多需要的朋友來付出。


資料來源:癲癇資訊(季刊)第10卷第04期 2002.11.05
本文作者:陳瑞珍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