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又見激躁性大腸症候群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譚健民醫師


在胃腸科特別門診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病患經常反覆地說「腹瀉」或「腹瀉」甚至兩者交替出現,以及因便秘而經常感到腹脹的現象;某些病患甚至主訴有排便不乾淨的感覺、經常有強烈便意感,或者排便時肛門疼痛,甚至糞便表面帶有異常大量的黏液。

在臨床上,雖然經過某些特定的檢查,但仍然無法找到確定的病因,而僅能歸咎於「腸道運動失調」;以上這些症候群便是典型的「激躁性大腸症候群」。

事實上,罹患激躁性大腸症候群的病患,在孩童時或多或少都已有上述相關的症狀,而至中年時症狀更加頻繁出現,嚴重者甚至導致噁心、嘔吐以及食慾不振的症狀,而有體重明顯下降的現象。

激躁性大腸症候群發生的真正病因不明,大部份臨床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於胃腸反射過度,或者與某些飲食有關,或者大腸對於外力牽引過度而出現敏感的現象,或者精神神經方面失調及壓力所始然。致於與飲食有關的因素如攝取富含脂肪的食物,則會增加腸管蠕動以及管內壓力;主要是由於脂肪類食物在餐後70~90分鐘後會刺激胃腸反射,激躁性大腸症候群罹患者本身的直腸易受刺激而擴張膨脹;此外,身心壓力也會加速腸管的異常蠕動。

在臨床上,疑似激躁性大腸症候群的個案,必須具備某些典型的臨床症狀、正常理學檢查,並且必須排除某些潛在性器質病變如大腸癌、消化性潰瘍、寄生蟲以及某些腸道消化、分解及吸收障礙。某些個案可能需要進一步接受一些侵襲性的檢查,其中包括有大腸纖維內視鏡檢查或小腸液抽取術,而大便潛血反應、血球比容測定、乳糖耐受性試驗也是必需的初步篩檢。

基本上,激躁性大腸症候群治療的的成效,最後可能完全決定於「醫病關係」的建立。

首先,醫師必須向病患解說此類長久存在的症狀,在經過一系列的特定檢查後,仍無法找出相關病變,而僅是一種腸管運動機能失調的現象;更需告知長久以來的脹氣、腹部絞痛以及排便不順暢,在某些正常的人亦會出現。除外,抗平滑肌痙攣藥物亦可減少腸管過度的蠕動,某些鎮靜劑可能適用於較為焦慮的病患。或許有些病患需要心理醫生的諮詢。

在飲食方面,常見產氣的食物如洋蔥、花椰菜、高麗菜、紅(白)蘿蔔、豆類及豆製品、玉米、地瓜、芋頭、馬鈴薯,則應避免一時間大量食用。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來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