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石膏固定後該怎麼照顧?

文:台北榮總骨科部 陳威仁醫師

石膏在骨科是很常被使用的一種東西,但常常當醫師告訴病人要打上好幾個禮拜的石膏時,病人便會覺得很惶恐,心想這段時間該怎麼辦?不會很不舒服嗎?其實,如果花些時間去瞭解石膏的話,相信對於順利渡過石膏期間固定,會有更大的幫助。

上石膏的目的:

1.在骨折癒合過程中,提供骨折處適當的固定、支持及保護,以利骨折處的癒合;

2.在肌腱韌帶扭傷或肌腱韌帶斷裂經手術修補過後,提供固定及保護作用,以利肌腱韌帶的癒合;

3.預防或矯正某些畸形及關節的脫位。


石膏的材料基本上可分為石膏粉石膏及樹脂石膏兩類:

1.石膏粉石膏:由石膏粉加上紗布製成。打完後重量較重,不透氣,強度較差,較易斷折。此種石膏遇水會軟化,若表面髒污也不可以濕布清洗。好處是價錢較便宜,且較易根據固定部位塑形,健保通常有給付;

2.樹脂石膏:由玻璃纖維加上PU樹脂製成。打完後輕而透氣,強度好,不易斷折,但價錢較貴,但不易根據固定部位來塑形;目前健保沒有給付。


打上石膏後的照顧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剛上石膏後10~15分鐘內,石膏剛開始硬化時會有發熱的情形,此為正常的情形。

2.石膏尚未完全硬化前須保持不動,也不要以指尖或重物壓凹石膏,以防變形。

3.剛上石膏時,要抬高患肢24~48小時,讓患部高於您的心臟,以減少腫脹而產生的痛苦。

4.約24~48小時石膏完全乾燥後,才可負重或行動,並須依據醫師指示可否負重或踩地;開始下床活動後,應注意安全避免跌倒;必要時,需使用柺杖或助行器。

5.時常活動露於石膏之外的腳趾或手指及其他石膏外的關節,以促進血液循環以減少浮腫並避免關節僵硬。

6.經常翻身以避免壓瘡的發生。通常每2~3小時翻身一次並給予患肢適當的支托。

7.經常檢查石膏邊緣的皮膚,容易受壓的部位和石膏肢體的末端,要時常給予按摩與清潔。

8.保持石膏乾淨乾燥,此段時間內不能淋浴或坐在浴缸內沐浴,您可以用毛巾洗擦身體;儘量不要用塑膠類長時間包住石膏,以免石膏內水氣無法排出。

9.對於需要臥床的病人,應避免排泄物污染石膏。

10.若有搔癢的現象,可以冷風向石膏內吹,以緩解搔癢現象。切勿伸入物品到石膏內抓癢,以免皮膚受損而感染。

11.不要放任何東西至石膏內,如棉花、衛生紙或紗布,以免局部壓力過大,影響血液循環而造成壓瘡。

12.拆石膏人員以電鋸拆除石膏時,並不會疼痛;若與其配合便不需擔心會傷到皮膚。

13.石膏除去後,皮膚若有乾燥脫屑的情形,在沒有傷口或傷口已癒合的情形下,可以中性肥皂或清水清洗皮膚。

14.石膏除去後,因石膏固定處之關節有一段時間沒有活動,因此會感覺較為僵硬,且患肢肌肉也會較為萎縮。這時應依醫囑做漸進性、主動性關節運動及增加肌肉力量。

15.在上石膏的過程若有下列狀況,應立刻與骨科醫師聯絡。石膏遠端的肢體,有持續異常的疼痛、麻木,甚至泛白、發青、變冷、脈博摸不到。

16.石膏外發現有滲液或血水或有異味產生。

17.石膏內的肢體感到太緊產生疼痛。

18.感覺石膏太鬆、斷裂、軟化。

19.石膏的邊緣太尖銳,有磨傷皮膚的情況。

20.石膏脫離原先位置,卡在肢體無法上下。

21.嬰兒上石膏之後異常的哭鬧。

若您能注意上述事項,相信就您就能與石膏和平共存了。
本文作者【骨科部 陳威仁醫師】
本文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