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頭

草烏頭
    別名
    別名
    烏喙、草烏、土附子、毒公、竹節烏頭、五毒根
    主治
    主治
    頑瘡,風寒濕痺,肢體關節冷痛,心腹冷痛。
    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搜風勝濕,開頑痰,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抗發炎,鎮痛。
    用途分類
    用途分類
    溫裏藥、祛風濕藥(祛風濕散寒藥)
    用法與用量
    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克,一般炮製後用。
    本草備要:薑汁炒或豆腐煮用,熬膏名射罔,傅箭射獸,見血立死。
    禁忌
    禁忌
    至毒無所釀制,不可輕投。 生品毒性大,內服慎用。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栝樓根、栝樓仁、栝樓同用。老弱及嬰兒慎用,陰虛火旺、各種熱證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基原
    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北烏頭Aconitum kusnezoffii Rchb.之乾燥塊根。
    拉丁生藥名
    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
    英文名
    Kusnezoff Monkshood Root
    性味與歸經
    味辛,味苦,性熱,有大毒,歸心經,歸肝經,歸腎經,歸脾經
    化學成分
    烏頭鹼(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新烏頭鹼(Mesaconitine)。
    性狀
    1. 野生狀類川烏。
    2. 不規則長圓錐形,稍彎曲,長約2~7公分,直徑約1~3公分,表面灰褐色或暗棕褐色,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氣微,味辛辣而麻舌。粉末灰棕色。
    藥用部位
    乾燥塊根。
    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去除殘莖及泥土後晒乾或烘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蟲蛀。
    產地
    生於山地、丘陵草坡、林下或林緣。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