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722

      累積人氣

      8

      粉絲數

      1242

      回答數

      123

      文章數
冰河細菌-可讓人活140歲?
2010-07-04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編譯羅彥傑�自由時報〕俄羅斯科學家宣稱,凍結在冰河長達數千年的細菌,可能有助於人類延長三十五年至四十年的壽命,最高甚至能活到一百四十歲。 英國每日郵報一日報導說,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化學生物學與基礎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北部雅庫特地區的馬蒙托瓦山周圍,發現自冰河時期以來即冰封數千年的F桿菌。他們對這塊冰進行化驗,並萃取這種細菌的成分,先後對果蠅與老鼠進行實驗。目前僅鼠蠅實驗 目標製成長壽藥物由於注射細菌至果蠅身上不具可行性,所以果蠅方面是完整實驗室試驗,讓果蠅把F桿菌萃取物與食物一起吃下去,老鼠則是接受肌肉注射。對照組的老鼠平均壽命為五百八十九天,但實驗組老鼠的平均壽命多出三百零八天,達到八百九十七天。對照組老鼠等於比實驗組少活一年。另外,研究人員發現,實驗組果蠅體能變得更好、更健康,且更有活力,肌肉活動量也增加。化學生物學與基礎醫學研究所發言人米洛諾娃說,由於老鼠活五百八十九天,相當人類活八十年,因此人類若注射F桿菌,應可延長一半壽命,多活三十五年至四十年,最多可活到一百四十歲。不過,科學家並未透露此舉是否有副作用。儘管這項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主持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布魯西柯瓦說,如果此舉適用於老鼠與果蠅,「沒道理不能用在其他動物身上」。他指出,下一個階段是設法導入臨床試驗,把這種細菌做成長壽藥物。
分辨善惡與生俱來
2010-05-11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耶魯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兒童最早從6個月大開始,就能做出道德判斷,而這種分辨善惡的能力,更有可能是與生俱來。 研究人員讓6個月到1歲大的小嬰兒,觀看幾何圖形繪製的動畫片:一顆畫有眼睛的紅色的球,努力地要爬上山坡,黃色的四方形在後面幫忙推,綠色的三角形卻又把紅球推下山。 小嬰兒們依專心程度不同,分別看了6到14次之後,研究人員要他們從「好人」正方形與「壞人」三角形之中選一個,結果80%的小孩都選會幫忙的正方形。 第二部影片中,玩具狗想打開盒子,一隻泰迪熊在旁邊幫牠,另一隻泰迪熊卻坐在盒子上擋路,觀看至少6次之後,孩子又被要求選擇喜歡哪隻熊,結果多數人都選友善的那一隻。 而在第三部影片中,一隻玩具貓在跟球玩,兩側分別站了一隻兔子玩偶,貓的球掉到右邊時,右邊的兔子會把球踢回去,不過球跑到左邊時,左邊的兔子會抓起球然後跑走。在這次實驗中,研究人員要1歲大的寶寶從兩隻兔子裡選一隻帶走,結果多數寶寶都選了頑皮的兔子,可見孩子對善良與頑皮也有反應。 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心理學教授布魯姆表示,這些研究與佛洛伊德等心理學家認為新生兒就像白紙、沒有道德觀念的理論背道而馳,「越來越多證據支持,某些善惡觀念,可能是骨子裡就有的」。
進化謬論 - 一種基於"假說"而發展出的無稽之論
2009-09-27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筆者多年來熱衷於進化論的研究,也一度在感情上強烈地維護著它的尊嚴。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事實,嚴謹的思考使我看到了進化論的錯誤所在。在此,筆者希望用通俗的語言,把進化論的問題和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公諸於世,希望改變這一百多年來,進化論者代替公眾思考、甚至代替其它領域的科學家來決定真理這樣一個局面。在事實面前,在嚴謹的推理面前,把理智思考的機會留給每一個人。 進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比較解剖學、胚胎發育的重演律和古生物學,但近年的研究卻使得它們相繼瓦解。 循環論證的邏輯錯誤-- 科學上,如果一個理論的證明違背邏輯,這個理論就不能成立,但是人們對進化論的邏輯錯誤卻沒有深究,也是因為深究起來,就沒有證據可言了。例如用比較解剖學來論證進化,具體地說就是:「如果人是猿進化來的,人和猿就會有許多相近的特徵;因為人和猿有許多近似之處,所以人就是猿進化來的。」懂邏輯的人都知道這種循環論證毫無意義。這種似是而非的「證明」貫穿於進化論所有的證據之中。人云亦云,人們盲從地接受了它。 胚胎發育重演律:事實上是一個觀察錯誤-- 十九世紀,德國的海克爾提出了重演律學說,認為高等生物的胚胎發育會重現該物種進化的過程。其實重演律本身就是假說,而這個假說卻成了進化論的重要證據:如果進化存在,胚胎發育的「重演現象」就很像在反映進化的過程;因為有重演現象,所以進化是存在的。這不但運用了上述無意義的循環論證,而且掩蓋了最關鍵的一點:誰也不明白「重演現象」和進化有什麼關係,卻硬說成是因果關係。其實,重演律是在生物學還很不發達的時候提出的假說。隨著遺傳學的出現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基因的深入研究,重演律失去了理論依據:既然過去的基因已經突變成現在的新基因了,怎麼還會重現過去的特徵呢?就重演律本身,古生物學家古爾德也指出了該理論的致命缺陷,這些已是共識了。現在,很多學者證明了重演律是一個觀察錯誤。德國人類胚胎學家布萊赫施密特所著的《人的生命之始》一書中,以詳盡的資料證明人的胎兒開始就都是人的結構,例如以前認為胎兒早期出現的像魚一樣的「鰓裂」,實際是胎兒臉上的皺褶,完全是人臉的結構,被硬說成「鰓裂」;胎兒在身體下端那很像是尾巴的突起,其實並沒有任何尾巴的結構特徵,是一條中空的神經管。因為它發育較快,就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長,所以暫時在末端突出,很快就會平復。而且它有重要作用,根本就不是殘跡器官。對罕見的畸形病:毛孩和長尾巴的小孩,進化論認為那是人祖先的特徵;要按這麼推理,沒有大腦的畸形更多,那人的祖先就沒有大腦了?先天肢體殘缺的、多長手指、腳趾的也常見,那麼人的肢體就是從各種畸形進化來的?跳出進化論的思想框框一想,就會發現所謂的「返祖現象」只是畸形或缺陷而已,是基因畸變的反映,和人類祖先聯繫在一起毫無道理。 古生物學:至今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進化中的過渡類型如果進化論成立,那麼必然存在進化中的過渡類型,因此在邏輯上,過渡類型的化石就為進化論的三大證據之一。但事實上,在這方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達爾文等人「認為」二十世紀會找到明確的證據,也就是當時用「認為」作為證據,這又是極不嚴謹的。事實上直到現在,發掘出的化石不計其數,禁得起推敲和鑒定的證據還沒有一例。在從猿到人的問題上,尋找過渡物種「類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學的「十大懸案」;數次宣佈的人類始祖,都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1892年發現的人和猿之間的過渡化石「嘉伯人」,是一塊猿的頭骨和一根人的腿骨拼湊出來的;學術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書方面卻還在宣傳。直到1984年,「嘉伯人」才被新發現的猿人化石「露西」代替。但在後來的鑒定中,露西也被大部份學者否定了,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露西是一種絕種的猿,和人無關。古生物學家古爾德和埃爾德里奇曾根據地質歷史的事實,提出了「間斷平衡」假說,說明過渡類型形成化石「機率較小」,但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過渡類型「根本不存在」;而且該假說的進化機制從基因角度上看,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大證據相繼破滅的進化論,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 曹凱  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   (摘錄自明慧網,1999年10月16日)
進化謬論-突變率的數學依據
2009-09-27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概率計算否定了進化論的核心──基因突變機制        達爾文時代,科學正處於奠基階段,對生命現象的認識還很膚淺。那時的人看到了家養動物的諸多變異,就認為物種也能這樣變成其它種,這就是進化。後來,隨著基因的發現和深入研究,學者們才意識到如果基因不發生根本的變化,不管後代表面與祖先有什麼差異,也沒有進化意義。然而基因又是極其穩定的,只有不正常的“基因突變”才能使之發生改變,那麼“基因突變”也就成了現代進化論的核心了。這是現代所有的進化論者公認的。這裡,我們就集中分析這個核心。         物種的基因的穩定性極難逾越   基因的穩定性是物種保持自身穩定所必須的,同一物種不同個體的基因交流,並不能使此物種變成其它物種。動植物育種專家都知道,一個物種的變化範圍是有限的。最終,培育出的品種不是不育,就是又變成原來的親本。哈佛大學的梅爾教授稱之為基因體內平衡。最常見的就是狗再怎麼雜交育種還是狗。這說明進化論有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在理論上,人們把突破這個障礙的可能性寄望於基因突變,這是唯一的可能了。   理論和實際上,基因突變產生高級性狀的機率幾乎是零   基因突變,是一種在基因複製或修復損傷等過程中發生的隨機錯誤,所以又叫隨機突變,本身就是一種病態現象。它發生的機率非常低,大約在萬分之一到十億分之一之間。低等原核生物的突變率較高,大約為千分之一,而高等類型的生物中,許多基因的突變率是十萬分之一到一億分之一。   基因突變能否產生高級特徵(性狀)呢?對基因的深入研究發現: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極低。我們知道一個基因的核心是由幾百到幾千個鹼基排列而成,四種不同的鹼基按照一定規則排列,不同的排列順序形成了非常複雜精密的遺傳密碼。既然基因突變是隨機的差錯,我們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分析──   我們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一個複雜精密的計算機程序,隨意的改動一兩個字符能夠產生更高級的程序嗎?當然不能。基因突變也是這樣。差錯造成的突變一般是單個鹼基的變化,這種變化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各種缺陷、畸形、致死,在自然條件下具有生存優勢的沒有發現一例。為了增加突變率用於研究,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方法增加突變的機率,製造了大量的突變體,也沒發現向高等方向進化的類型。          概率計算表明,生物進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絕對不可能的程度   現代進化論用基因隨機突變假說解釋進化的根本原因。我們知道這種突變具有隨機性、低頻率和不定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學公式和模型普遍應用於生物學領域的今天,進化論者並沒有提出一個全面的公式,計算從基因突變開始到一次進化實現的機率,因為任何一個合理的公式都會否定進化。   許多學者從基因突變發生的機率出發,計算出了產生新物種的概率,發現小得驚人。      貝希(Behe, M.J.)的《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書中,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希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學機制為例,講述如此複雜精密的生命現象不可能是進化出來的。其中一個蛋白(TPA)產生的機率是十分之一的十八次方,經過計算至少需要一百億年才能發生。如果同時進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機率就是十分之一的三十六次方…… 他說:“很可惜,宇宙沒有時間等待。”       這裡提出一個寬鬆的公式,根據突變機率計算進化產生新物種的概率:  P=(M*C*R*E*S)n      通俗地說,就是一個物種的某個體發生了突變(機率M=0.001),並且突變後的基因與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層次的產物上可以相容(寬鬆估計C=0.01),而且在生存競爭中該個體能夠存活,有繁殖的機會(R=0.1),而且突變恰好有縱向進化的意義(這種情況至今沒有發現,某些進化論者估計為E=0.001),而且突變基因在種群中得以擴大(寬鬆的估計為S=0.1);因為新物種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現,假設要十個(冪指數n=10,實際物種間絕對沒有這麼小的基因差異)那麼進化出一個新物種的概率為:   P =(0.0010.010.10.0010.1)10= 10-100      按照一年繁殖十代,種群個體數為一千,相應的進化所需要的時間極為寬鬆的計算也需要“十的九十六次方”年。目前科學認為宇宙年齡不會超過二百億(二乘十的十次方)年,進化一個新物種的時間,是宇宙的年齡的自乘約十次,足見進化是絕不可能的。生物最相近的物種也不可能只差十個基因,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基因差別上萬,生物從低等到高等進化所需要的時間更是無法想像的。 你還相信進化論嗎?
Miami 的鳥
2009-08-02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Anhinga Flamigo 的魚鷹(注意腳下抓一隻魚) Eco Pond 的水鳥 Flamigo 天上的海鳥 Anhinga trial 樹上的紅頭美洲兀鷹 Shark Valley 的 Anhinga Anhinga
2009年8月1日拍的Alligators
2009-08-02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以下之 Alligator 照片還是在 Anhinga Trial 拍的,只有4隻,著重特寫 步道下的Alligator,用我的腳做對比 另一隻,老婆做對比 還有一隻,這隻很大 期待冬季 --- End ---
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2009-07-22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文-大前研一  「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如果每天都做這些事,其實是很痛苦的。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大前研一 很多人都有一大堆計劃留到退休後去做,但到了那時候,現在想來快樂的事,屆時已不快樂了。想做就馬上去做,儘管不景氣,這仍是大前研一的諍言。 我說「人生不妨繞路走」,讀者或許不知道什麼是繞路。我就試著從我接觸過的多位經營者的(痛苦)小巧引出我的看法吧! 過去30年間,我至少和一千位經營者共事過。正確的數字我沒算過,但是一年30個人,30年下來應該有這個數目吧。我所謂的經營者,都是社長(總經理)、會長(董事長)等事業成功的企業人士,也都是孜孜矻矻忙著賺錢的人。 這些日本企業領袖多半愛談退休後的生活。有人說想每天打高爾夫球悠悠哉哉的日子,有人想回到面臨瀨戶內海的美麗故鄉天天釣魚,有人想和老妻帶著珍愛的相機環遊世界,有人只希望含飴弄孫、忘掉工作,還有人夢想參加非營利組織(NPO)到東南亞當技術指導,有人甚至想在郊外蓋間房子晴耕雨讀,或是長住澳洲。 他們年老後的夢想五花八門,可謂百人百樣,但只有一點我非常確定: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完成夢想。為什麼呢? 首先,他們熬不到圓滿退休,最近半途失意退職、悄悄過日子的案例尤其多。其中多半是公司裡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恰巧位在高層的他們,只好引咎辭職。另一個原因是位居高層的時間太久、積勞過度而猝逝。 同樣地,歷任會長、董事會顧問、顧問、最高顧問、監察人等職位,一過了80歲,便被送進老人院的情形也很多。他們在60歲上下時侃侃而談退休後的希望和夢想,但是一過了70歲,卻突然開始想做「終身經營者」,怎麼也不肯退休。那些能幸運退休的情況又如何呢?好像也有問題。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每天做這些事其實很痛苦。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 每天打高爾夫球得找到球伴,每天和同一個對手打也無趣,況且往往很快就累了。人上了年紀,打球的分數增減也很有限。只有當場地和對手都不同時,才會覺得有趣。每天要做到這樣,似乎很難。我在美國佛羅里達常看到退休老人打高爾夫球,他們幾乎是為了健康而打、為了防止老人痴呆而打,讓人感覺不到退休前所期待的「樂趣」。 釣魚則更慘。釣到的魚得有人高興吃掉。老夫妻沒那份食慾;老伴每天表現出最大限度的歡喜,其實都是裝出來的。釣魚必須有人樂享成果。如果還是社長任內,因為是偶一為之,擅長逢迎的職員會起鬨作樂,爭相討魚。孫子也會討好說:「爺爺好厲害哦!」如果住在市區,分送鄰居也皆大歡喜。但是在瀨戶內海的窮村釣魚,和漁夫沒有什麼不同。在只有老人的村子裡每天釣魚,一點也不快樂。本來還有這種夢想的經營者,現在都已打消念頭。童年時釣魚是很快樂,當社長時偶爾去釣魚也很快樂。可是真正退休後天天釣魚,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那位想環遊世界拍攝照片的人還是繼續旅行,只是不再拍照了。他當副社長時去過南美洲的伊瓜蘇瀑布,拍了一些幻燈片回來,當時是很稀奇,他以「副社長的南美報告」為題,宴請屬下,同時展示攝影成果。席間讚語不絕:「照相技術真是一流啊!」「哇!我也想去一次看看。」真個是賓主盡歡。他退休後又去尼羅河上游,拍回一些珍貴的照片,但是這回屬下就不捧場了。不是推說有事在忙,就是告罪下週有預算會議或要出差,理由儘管不一樣,總之就是沒人來看。就連孫子若不利誘也不肯來。結果落得只有和看過實景的老妻一起整理相簿的下場。從此他出門時不再帶沉重的手動照相機,換成用過即丟的即可拍相機了。看來,即使完全實現年老後的夢想,也沒有當初所想的那般快樂。       我的結論只有一句,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我的建議是,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想做的時候正當其時,沒有延後的理由。現在覺得快樂的事,上了年紀以後,不一定覺得快樂。更積極地說,現在就做覺得快樂的事,才能學會年老也覺得快樂的方法,退休後就能成為真正的玩家,快樂地生活。 摘自:想做的事就去做!(作者:大前研一)
雅比斯讀書法(二)
2009-07-15 00:00:00 作者:廖正智 分類:心情點滴
作者:施以諾     我國中時,有一段時間成績不太好,或者該說,是真的很不好,沒有一科是好的,是以我總覺得「讀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我常跟上帝禱告:「主啊!求祢幫助我,讓我成績可以進步,讓我功課可以變好。」結果呢?禱告只是偶爾有用,且不變的是痛苦依舊。 更糟糕的是,當我在為我的成績而祈求的時候,我常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對空氣說話!我常覺得上帝好像是不存在的!說來很諷刺,我爸爸是個牧師,一個牧師的兒子在為自己的功課禱告時,竟常常覺得像在對空氣講話?     慢慢大了以後,我禱告的方式有了「大膽的改變」,過去的我,為功課禱告時總是會說:   「主啊!就祢幫助我成績能再進步十名。」 「主啊!這次考試求祢幫助我。」   「主啊!就祢讓我考上某某學校。」      後來,我開始省思《聖經》上一句我從小就熟知,但卻很少活出來的話:「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慢慢的,我在為我的課業禱告時,我開始嘗試改變我祈求的方向,我學會說: 「主啊!我希望成績會更好,但求祢幫忙我學習:成績更好是為了榮耀祢的名。」   「主啊!我希望考上研究所。我不知道我研究所最後會不會考上,但求祢使用我,未來兩年無論在哪裡,我的存在都能榮耀祢的名。」      當我這樣禱告時,功課就變好了嗎?上帝就一定讓我考上禱告中所祈求的學校了嗎?答案還是:「不一定。」      不過當我為讀書禱告時,是為「榮耀上帝的名」而求,而不是為了「私慾」而求的時候,也許上帝不一定會造我所求的賜給我,但,祂真的讓我讀起書來更快樂!覺得做學問更有趣了!     「雅比斯的禱告」中有句話:「甚願祢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代上4:10)   這裡的「擴張我的境界」不是去命令上帝要照我們所求的去擴張我們事業�學業的版圖,這裡的「擴張我的境界」,我相信是要祈求主擴張我們禱告的「格局」!讓我們在為功課、讀書禱告時,能「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為「榮耀上帝的名」而求,而不是為了「私慾」而求。這,是我學了好幾年,才慢慢學會的功課。      我國中時功課常常吊車尾,考公立高中也沒有考上,國中時的我成績真的很糟!沒有人看好我未來在課業上的表現。然而,「禱告」讓我一個曾經在國中時吊車尾的學生,後來竟有福份可以一路唸到博士班,甚至很早就回到大學專任教職。這樣的「福氣」與逆轉,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也常讓我父母回想起來既感恩又驚喜。這些本不是施以諾的實力所能及,而是上帝的恩典。   我知道許多家裡有成績不好的子女,許多父母為這些子女的功課操心不已。「為成績禱告有用嗎?」我不敢說一定會有立即的效果,我只能說:為功課禱告時,也要懂得「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則許多人們所意想不到的「福氣」,未來通通都要加給你們!   親愛的朋友,您為功課禱告時的「格局」夠大嗎?您祈求自己、子女的成績能變好,動機是為了「榮耀上帝的名」,還是只是為了成就「私慾」?願神擴張我們的境界,擴大我們為功課禱告時的格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