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早期厭食症

A:

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後來研究才發現其複雜性。以生物學理論而言,過去認為決定動物是否進食的中樞是腦部下視丘,下視丘中的腹中核(飽食中樞)及側核(餵食中樞)發出訊號決定進食與否,後來發現許多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飲食行為有明顯的影響,例如厭食症病人腦脊髓液中的血清張素(serotonin)較常人低。

以社會學而言,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造成婦女普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以心理學而言,許多厭食症發病是在青少年,特別是女性,通常父母對他們都有高度的期待,因無法達成期待造成挫折,失去自尊與自信,轉而以飲食的控制來彌補內心的不足。

厭食症早期認為是青少年神經萎縮毛病,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且女 生多於男生,常見於人格低下或家庭問題,平均生病年齡為十九歲。

厭食症患者拒絕維持最低的正常體重,強烈害怕體重增加。常發生在10到30歲的女性,平均發病年齡是17歲。有些個案是剛好發生在壓力事件之後,例如轉學,離家去外地求學,或是在身體、情感受創之後等等,但大部份仍為隱藏而漸進性發病。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後來研究才發現其複雜性。

有研究指出:這類患者思考較固著、缺乏彈性;會極力想控制周遭環境,但又無能為力;或是有長期情感壓抑,社交被動的情況持續出現。厭食症患者的缺乏病識感和其堅持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完美形象的性格特點,往往是接受治療的主要障礙。

由於患者可能持續減低體重,在已行經女性患者身上可能因為體重過輕,影響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導致停經的現象。當患者體重嚴重不足時,可能也會表現憂鬱症狀,例如:憂鬱心情、社會退縮、易怒、失眠、性行為興趣下降。

此疾病的盛行率在工業化社會的比例較高,受到文化因素「身材較瘦,較具吸引力」的影響較明顯,此疾病的患者九成以上是女性。平均初發病年齡為17歲,很少初次發病在四十歲以上。疾病初發時常伴隨著壓力的生活事件,如離家去讀大學。

罹患此疾病,常因體重過低導致體液、電解質不平衡,在治療上,可能為了協助患者恢復體重及維持體液與電解質平衡,需住院治療,在大學附設醫院住院的此類病患,長期死亡率超過一成,死亡的原因最多是飢餓、自殺或電解質不平衡。

2006-10-20 20:54:57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