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自殺防範:從治療失眠開始

自殺防範:從治療失眠開始_圖1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鐘國軒

林太太吃的是一種細細長長白白的安眠藥,對某些患者藥效極佳,也沒有太多副作用;然而對某些患者,可能會越吃越沒效,甚至在睡眠期出現伴隨失憶的行為問題。此時,除了建議服藥後勿再隨意走動,可能需要換藥。而更重要的是,必須評估影響睡眠的因子,才可能更全面地解決根本的問題。

林太太是個家庭主婦,原本情緒、睡眠等精神狀態都沒有什麼異常的狀況。但在4~5年前停經後時常感覺身體不適、胸悶,情緒漸漸受到影響,心情變得越來越差,而且常常對許多小事發怒。雪上加霜的是,3年前出現脊椎病變,下背痛得厲害,雖然經過兩次骨科手術,卻未見明顯疼痛改善,也讓她長期輾轉難眠。因為晚上很難入睡,所以第二天非得躺到近午才肯起來。所幸,退休的林先生非常支持她,常常陪她到處散心,日子也就這樣過去。

她來就診前的一兩週,應該是忍耐到極限了,身心俱疲之下開始出現強烈的無助感、自殺的想法、甚至作出一些自我傷害的行為,連先生也安撫不了她。我分析完她的睡眠型態與相關可能的惡化因子後,想確認治療的目標。

「妳還想吃原本的安眠藥嗎?」會這麼問是因為很多病患,即使藥效不佳或已經造成一些危險的副作用時,仍堅持要加藥,而且永遠不嫌多。

「我不要那種,可不可以幫我換一下藥?」林太太略顯激動。

「藥是要換啦,但是妳得跟我配合才行。」我想鼓勵她擁有更規律的作息時間,不要睡不著就一直賴床,因為會因此亂了睡醒的週期。

因為她的下背痛,我開了些具有較佳肌肉放鬆效果的助眠劑,再配合一些具止痛效果的情緒調整劑,然後和她定下早上無論如何8點一定要起來,還有不可傷害自己的約定。

一週後,夫妻開心地回診,林太太說她睡眠改善,情緒也平穩多了,暫時沒有自殺的危險。她很高興自己靠著不賴床、準時起床的好習慣,加上一些藥物的調整,很快地找回原本的生活。

對於林太太,就睡眠的部份做了正確的評估與處置,適時的幫助了她,也挽回了一條可能失去的寶貴生命。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