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結腸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

文�國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李興中醫師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加上檢查手段,特別是內視鏡的普及,使結直腸癌的診斷機會增加;手術的不斷改進,化療及放療的輔助,也使得治癒機會有所提高。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生率居第三位。依各癌症死亡率排序,民國89年國人惡性腫瘤其前10位分別為(1)肺癌、(2)肝癌、(3)結直腸癌、(4)胃癌、(5)女性乳癌、(6)子宮頸癌、(7)口腔癌、(8)攝護腺癌、(9)非何傑金淋巴癌、(10)胰臟癌。全世界包括我國在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趨勢。發病年齡雖然仍以中、老年為主,但呈明顯提前趨勢。

●92年惡性腫瘤十大死因

 男性─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
    攝護腺癌、非何杰金淋巴癌、胰臟癌、鼻咽癌。

 女性─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子宮頸癌、
    胃癌、非何杰金淋巴癌、胰臟癌、膽囊癌、卵巢癌。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結直腸癌的真正病因和發病機理尚不明,國內外資料表明,城市的發病率高於農村,故認為結直腸癌的發病與環境因素有關,與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亦有關,飲食中有肉類、脂肪、精製碳水化合物含量過多,粗纖維成份缺乏,導致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使糞便中各種致癌物質對腸壁作用的時間延長,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之一。高脂肪飲食富於膽固醇,又可刺激分泌更多的膽汁,使更多的膽酸進入腸道,增加了腸內容物中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經腸道內厭氧菌的作用,可產生致癌物或促致癌物質,誘發結直腸癌。另外,某些病變如腺瘤和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與結直腸癌關系密切。

結直腸癌發生部位以直腸為最多,約佔50%,乙狀結腸佔20%,升結腸佔15%,橫結腸佔6∼8%,降結腸佔6∼7%,肛門僅佔1%。

結直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病灶不斷擴大,可出現下述各種臨床表現:(1)腹部隱痛或脹氣,肛門深處疼痛,或有異常感。(2)大便習慣和大便性質的變化。常有排便次數增多和排便不盡而有殘便感或覺得排便困難,且頻頻產生便意等。此外,排便習慣也會改變,腹瀉或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時有裏急後重。大便帶血或粘液,這些表現常被患者忽視。當腫瘤生長在肛門、直腸時,可使大便形狀發生改變,如大便變細、變形等。另一容易被忽視的表現是血便,80%∼90%的直腸癌患者可有血便,而一些其他常見的腸道疾病如慢性腸炎及痔瘡等亦可有便血。病久則出現慢性不完全性機械性腸阻塞的表現,先腹部不適、腹脹,然後出現陣發性腹痛、腸鳴亢進、便秘或糞便變細以致無法排氣排便。因此患者注意的是,對上述症狀,必須想到結腸直腸腫瘤的可能,去做進一步詳細檢查,以確定診斷或排除之,千萬不可不經檢查,即按「腸炎」、「痔瘡」等病自行服藥或輕率治療,而貽誤本病的診治。(3)由於腫瘤出血引起慢性失血,胃腸功能紊亂,對營養物質的攝入障礙和消耗,患者可出現貧血、消瘦、乏力及心悸等症狀。(4)由於腫瘤的壓迫和侵犯,可發生急性腸阻塞、腸穿孔和腹部膿腫及腹膜炎症狀。(5)晚期直腸癌由於癌瘤直接侵犯鄰近器官,男性可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女性則可出現陰道出血或陰道直腸瘺管。

結直腸癌檢查與診斷

大便潛血檢查是作為沒有症狀的人群中篩選普查使用而不是診斷結直腸癌用。(1)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和肛門指診70∼80%的直腸癌可作出初步診斷。通過簡單的肛門指檢,即可查出距肛門7∼8公分部位的直腸內腫物。一般直腸癌的診斷並非十分困難,為減少誤診,肛門指檢是必要的。(2)對於肛門指診陰性,大便潛血陽性的病人應進一步做氣鋇劑灌腸下消化道雙重對比攝影檢查。以往的單純鋇劑灌腸下消化道攝影檢查,對較小的病變常易漏診。氣鋇劑灌腸下消化道雙重對比攝影檢查,是一種較好的檢查方法,對較早期癌腫的發現率較高。(3)根據需要可作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或電子結腸光纖維鏡檢查,可直接看到病灶情況及瞭解結直腸腔內腫瘤的形態、大小及範圍等情況。並能取切片做出病理學診斷,是診斷結直腸內病變和癌的依據。超音波電子結腸鏡具有普通大腸鏡及超音波功能,能旋轉360度以觀察結直腸及其周圍組織的橫斷面;它可以清晰地顯示腫瘤侵犯的層次,同時還可以判斷有無淋巴結轉移情況等。(4)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對瞭解腹腔淋巴結和盆腔轉移情況有一定的輔助,不能作為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方法,而主要用於進一步明確了解結直腸癌腫瘤侵犯的深度、範圍和遠地轉移的部位,以及對已知的腫瘤進行分期,作為選擇治療方案的參考。另外,術後定期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可瞭解病情變化,對部分復發和轉移病例,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目前在實驗室檢查方面,雖然尚無特異性的用於明確診斷用的腫瘤標誌物,但有些檢查項目對患者的療效判斷和預後,以及及早發現復發有很大幫助。其中血清癌胚抗原(CEA)檢查等,已在臨床廣泛應用。

結直腸癌的擴散途徑

(1)局部擴散。先是腸壁內擴散,侵犯肌層後易發生血行轉移,還可以侵襲腸周圍的器官,如膀胱、子宮、前列腺、小腸、胃、肝、胰等。(2)結直腸癌淋巴道轉移。(3)血行轉移,多轉移至肝、肺、骨、腦、卵巢,極少數會轉移至腎上腺和腎臟。(4)癌細胞脫落種植在腹膜和盆腔形成結節。

結直腸癌治療,最有效而且唯一可獲治癒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不能作根治術者,作姑息性切除術。除發生黃疸、腹水等晚期病症外,結直腸癌均應積極手術探查,切除腫瘤。手術選擇:(1)根治性切除術。適於瘤灶可完全切除,包括已有孤立的肝轉移病例。通過手術將病變的腸段和引流淋巴結整塊切除,使大部分早期病人得到根治。如果直腸癌瘤體較小,瘤下緣距肛門緣7∼8cm以上,應採取保留肛門作結、直腸或肛門吻合術,這樣既達到保留肛門功能又可根治直腸癌的目的。如組織學分化程度差的病例則仍以施行經腹會陰切除?宜。(2)姑息性手術。對於已有廣範轉移,不可能根治的晚期病例,可作姑息性切除、短路手術、結腸造瘺術,以解除阻塞等症狀。對於中、晚期病例可採用綜合治療包括放療及化療,以期提高手術切除率及五年生存率。輔助放療適於腫瘤較大、固定或浸潤較深的潰瘍型直腸癌,可提高手術切除率,可用於不能切除的直腸癌患者。輔助化療適於Dukes B、C期病例及姑息性切除術後。

手術後有幾項必須注意的事情。即使進行了根治性的切除手術,結腸癌25%左右,直腸癌35%左右有復發的可能性。盡可能及早發現癌症的復發,再手術切除仍有可能完全治癒。手術後的定期檢查是必要的。因此在手術後的5年以內有必要定期去醫院接受血液及其他檢查,一般認為手術後兩年以內至少應當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檢查,以後可以六至十二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另外,身體其他臟器也有發生癌症的可能性,因此在檢查時不要僅僅局限於結腸直腸癌的本身,而應該同時也進行其他臟器的檢查。

結直腸癌預防包括防止和消除已知的可能致癌的因素。合理健康膳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粗纖維食物,降低腸道致癌物濃度及縮短糞便在體內停留時間。正常人每人每天蔬菜的攝入量應該在250克以上。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多數結直腸癌是由結直腸良性腺瘤惡變所致。切除結直腸內腺瘤,可以減少腺癌發生。目前美國癌症學會推薦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是建議40歲以上無症狀者每年進行一次直腸指診,50歲以上者每年進行一次直腸指診加便潛血試驗。此外,50歲以上者應每三至五年進行一次可彎曲的乙狀結腸鏡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本文作者:李興中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