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平凡的出乎意料!避免過度緊張是預防潰瘍復發的關鍵∼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澳洲科學家馬歇爾和華倫,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這兩位得獎人在廿三年前發現消化性潰瘍主要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作怪,使得原本慢性的,經常嚴重的消化性潰瘍變成了有時只需抗生素和一些其他藥物短期就可有治愈的突破。1982年馬歇爾醫師親身人體試驗,吞下十億個幽門螺旋桿菌後,隨即發生急性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旋桿菌從此受到醫界相當的矚目。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寄生於胃、十二指腸黏膜上皮,可產生尿素脢和氨、過氧化氫脢、蛋白水解脢、磷脂脢等,對上皮細胞膜和黏液造成損傷,還可通過其產生的細胞毒素及通過免疫機制造成胃黏膜的損傷,因而提出“無Hp,無潰瘍”的理論。盡管此觀點尚有爭議,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只有少數人患潰瘍病,且幽門螺旋桿菌存在與否與潰瘍的癒合無明確相關,但對潰瘍病的發病及病程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消化性潰瘍屬於慢性病,難以根治,容易復發。出現的併發症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門阻塞等,不及時診治會嚴重地危及生命安全,故應積極徹底的治療。西醫治療消化性潰瘍,是用制酸劑,嚴重的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要殺滅幽門螺旋桿菌時加上抗生素。

中醫認為消化性潰瘍與情緒、飲食、脾胃虛弱有關,治療以健脾疏肝為主,常用的藥物有黨參、白朮、茯苓、柴胡,佛手、海螵蛸、甘草等,可配合一些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如舌蛇草、蒲公英、黃芩、桂枝、厚朴等,如有胃寒痛,加上高良薑、肉桂以溫胃止痛,如合併消化道出血,可加上阿膠、川七、紫草等涼血止血。

一般的消化性潰瘍,用中藥治療即可取效,但對於難治性、巨大的潰瘍,則適宜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是對於西藥治療效果欠佳、不能忍受西藥副作用或併發症較嚴重的,中藥對症治療與慢性調理,尤可顯出兩者合併治療的優勢。

患有消化性潰瘍者,應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非類固醇類抗炎藥、類固醇等會導致潰瘍的藥物。培養規律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樂觀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與緊張,是預防潰瘍復發的關鍵。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