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嘗試從「家族治療」的角度,來建構自己的健康平台!

近年來台灣家庭不幸事件層出不窮,這些重大社會新聞透露出我們的家庭生活有時充滿各種壓力,甚至會令人喘不過氣來。當一個人身心出了狀況,家人的反應常扮演關鍵角色,使問題狀況不是獲得人際支持而得到緩解,就是令當事人更感孤立無援而更加惡化,甚至影響到全家人的生活。根據美國CNN最近一則新聞,在有肯納症(自閉症)孩子的家庭中,高達百分之七十的夫妻最後以離婚收場。又如各種慢性疾病的家屬,特別是病人的主要照顧者,其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亦遠高於一般盛行率。

在台灣,愈來愈多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注意到來求助的病人�案主的問題和他們的家庭關聯密切,許多本地研究亦證實這個情況,例如兒童行為及情緒問題常與父母間衝突有關,家庭因素對青少年子女生活、學業上的適應也影響很明顯。一些比較嚴重的精神疾患,例如藥�酒癮患者,也常呈現極複雜的家庭糾纏關係,使得他們是否康復和家人的態度緊密相關。

針對全家人進行的心理會談-家族治療,在歐美發展已超過半世紀。一開始肇源於醫療人員注意到,好不容易在精神科病房裡穩定下來的病人,總是出院回家不到幾個月又大吵大鬧被送回來,於是開始探究精神疾病發作和社會環境,特別是家庭人際環境的關連性。早期美國學者Gragory Bateson的研究曾經觀察到,精神分裂症病人母親和病人的互動呈現一種矛盾(double binds):母親一方面責怪病人不理她,可是當病人掙扎著想接近母親時,母親的肢體語言卻表現出冷漠與拒絕,使病人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大量的實徵研究已經確認身心疾病和家庭人際關係的密切交互影響,與全家人一起工作以克服看似屬於個人的各種身心困擾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治療專業,在包括美國麻州等地,「家族治療師」(Family Therapist)已經是像醫師、心理師一樣可以獨立開業的專業執照。

在台灣,家族治療的開始可以追溯到約四十年前,台大醫院陳珠璋教授及吳就君教授開始對精神病人家屬進行治療性會談,其後馬偕醫院、天主教華明輔導中心等也陸續提供婚姻及家庭協談服務,協助夫妻及家庭調適心理壓力,追求心靈成長。國內也不斷邀請國外專家來台授課,像美國Virginia Satir,香港大學李維榕等等多位大師級家族治療師,提升國內心理治療工作品質。如今許多醫院精神科、社會福利機構、或學校輔導室都會嘗試邀請病患�案主家屬參與治療,動員全家人的凝聚及支持,以從根本處改善問題,增進病人�案主的康復與成長。不過礙於風氣,目前國人對於家族治療並不熟悉,當遇到類似的身心狀況並不知道可以求助家族治療尋求專業協助,殊為可惜。

《醫學小百科》家族治療源起

四0年代,當時美國精神醫學仍以精神分析為主,許多治療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遭遇挫折時,開始思考如何將家庭與社會的影響納入治療的考量。許多當時的年輕治療師受到精神分析師Harry Stack Sullivan人際理論的鼓舞,開始嘗試邀請家人參與治療,像Virginia Satir(社工師)、Jay Haley(精神分析學者)、Don Jackson(精神科醫師)在加州MRI(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Salvador Minuchin(精神科醫師)在紐約的一所少年矯治學校各自摸索,之後才漸漸開始交流、定期研討,逐步建立起家族治療專業。一直到六0年代,視個人症狀與其他家人有關仍然被視為離經叛道,例如Minuchin在費城兒童醫院以家庭取向治療各種兒童行為、情緒困擾,曾遭精神分析陣營圍剿,紙筆論戰長達十年。

(註:Sal Minuchin是猶太裔阿根廷人,在去美國後和心理師妻子共同發展。他曾提到兒時住在阿根廷猶太社區的緊密人際關係經驗(很像小村子,每個人和每個人都有親友關係),如何影響他日後發展家族治療理論)

然而第一線的心理治療實務工作者很快在他們的案主身上看到家庭人際系統對他們症狀的深遠影響,愈來愈多人對家族治療感興趣。Satir在全美各地主持示範性工作坊,她具渲染性的溫暖風格與極具洞見的人際溝通工作取向,曾經風靡無數專業人士及一般民眾。Satir曾於1982年來台授課,許多當時參加的許多年輕人今天已成為台灣家族治療領域裡的重要人物(吳就君、鄭玉英等等),而更多年輕人受到她的啟發而投入這個領域,之後出國接受家族治療訓練,如今也陸續返台服務。

李維榕是香港出生的華人,她在加拿大完成社工訓練並工作多年後去紐約接受Minuchin的督導,成為華人圈中的十分卓越的家族治療師。她自1997年起便來過台灣教學,2000起更接受呂旭立基金會邀請定期來台授課。她是第一個在台灣採用現場示範家庭會談的講師,讓本地專業人士可以親身感受家族會談過程的細膩轉折與挑戰,刺激了台灣家庭治療進一步的發展。她目前在香港大學主持家庭研究院,培育來自亞洲各地的下一代家族治療師(港、台、中、新加坡)。

除了美國,義大利的精神科醫師Parassoli, Boscolo, 和Cecchin也很早開始和家庭工作,多年來不斷對家族治療領域提出許多原創性觀點和經典介入策略,一般稱他們「米蘭學派」。

九0年代後,澳洲的Michael White和David Epston提出「敘事取向」(Narrative Therapy),和後現代思潮的眾多其他工作取向,包括焦點解決取向(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合作語言系統取向」(Collaborative Language Systems approach-Harlene Anderson etc.)互相呼應,形成家族治療發展的新氣象。


新聞參考資料: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