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家中幼兒解黑便?幽門螺旋桿菌作怪!

小兒科門診,常見父母詢問:「我家小孩常常肚子痛、脹氣、打膈、臉色看起來不好、大便顏色比較深等症狀,是不是消化不好、胃發炎、胃潰瘍等等,應該要作什麼檢查等等問題」。小兒科醫師說,以上受困擾父母的問題,可能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坤美說,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兒童時,在臨床上的症狀通常是沒有特異性、間歇性上腹部或臍邊隱痛或鈍痛,且呈反覆發作的腹部疼痛、噁心、打膈、食慾不振、腹脹、便祕,少數則有吐血或解黑便,甚至有口臭的現象。有些兒童則以慢性腹瀉、消化不良、嘔吐、消瘦、貧血、營養不良甚至生長發育遲緩來表現。

李坤美說,門診時發現一位10歲病童,抱怨上腹部鈍痛已有一個月之久,且常會容易打膈及飯後常覺得腹脹以及脹氣的現象。來院時其主訴當天解三次黑便,他的母親覺得小朋友看起來臉色不太好看,因此帶來醫院求診。當初安排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切片尿素檢測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因此同時給予兩種抗生素加上制酸劑(三合一療法)治療14天。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生存在人體胃內,主要生存的地方是胃前庭幽門部,少數在胃體部的葛蘭氏陰性菌。其具有特殊的尿素酵素,能夠利用胃內的尿素分解產生氨,因此可以在惡劣的強酸胃環境裡生存,通常可存活數十年之久。

李坤美解釋說,大部分的人感染後並無症狀,而在臨床上的症狀通常是沒有特異性的上腹部或臍邊隱痛或鈍痛、噁心、打膈、食慾不振、腹脹,少數則有吐血或解黑便、口臭的現象或貧血、營養不良甚至生長發育遲緩來表現。只有部分的人會演變成相關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潰瘍(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缺鐵性貧血,甚至胃腺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疾病。

幽門螺旋桿菌是由澳洲醫師(Dr. Marshall)在1983年發現並培養出來,人為主要宿主。其傳染途徑目前認為是人和人之間的傳染藉由糞口傳染、口沫傳染或是口腔的接觸也可能傳染。就流行病學方面而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盛行率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已開發國家約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感染率,開發中國家較高,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而且大部份在十歲以前就已得到。

其危險因素包括衛生條件較差,擁擠環境、教育水準及收入較低的地區或特殊基因如高胃酸分泌的遺傳因子。大部份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時是處在沒有症狀的胃炎狀態下,只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人會產生消化性潰瘍,大概有百分之一的人會產生胃癌,更少的人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在兒童消化性潰瘍中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大部份是十二指腸潰瘍及少數是胃潰瘍。

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方法,一般分為侵襲性及非侵襲性檢查兩種方法。傳統侵襲性檢查方法,是藉由胃鏡檢查來取得胃黏膜組織做快速尿素酶試驗、細菌培養、組織學檢查、及幽門螺旋桿菌DNA聚合鏈鎖反應(PCR)。非侵襲性檢查法包括:血清學檢查、糞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查 尿素呼氣測驗、唾液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查、尿液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查等。

其中,呼氣測驗可做為追蹤治療效果,正確診斷率可高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兒童礙於未能正確使用其呼氣技巧而抽血檢查在兒童的診斷率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因此,胃鏡檢查仍是確定是否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比較適合且安全的診斷方法。

當發現有症狀的腸胃疾病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細菌培養、組織學檢查)如消化性潰瘍,才必須接受治療。其根除療法則採用三合一療法即同時給予兩種抗生素,加上一種制酸劑治療7到14天。治療失敗常見病人配合程度差(如無法忍受藥物的副作用如嘔吐、頭暈、腹瀉、長舌苔、口中味覺遲鈍、過敏等),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等因素。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李坤美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