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現代常見的文明病-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其中又以胃潰瘍為最普遍,而所謂潰瘍就是胃腸道黏膜的受損,它通常比糜爛或破皮來得深一點。消化性潰瘍就是食道、胃、十二指腸等黏膜,受到胃液的侵蝕而形成之深入組織的潰瘍;潰瘍發生於胃叫「胃潰瘍」,如發生於十二指腸叫「十二指腸潰瘍」。

一般消化性潰瘍患者常見的症狀,以上腹部疼痛、心口灼熱感最為明顯,另外還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吐酸水、腹脹感等症狀。胃潰瘍患者常於飯後三十分鐘至三小時之間感覺到上腹部疼痛,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則會在空腹時,有腹痛現象,一經進食或吃藥則可緩解此腫疼痛。

胃潰瘍成因,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因子:

一、內在因子:
1.胃黏膜抵抗力不足、胃黏膜的局部缺血或胃黏膜的上皮再生能力不足等。
2.胃酸分泌太多、胃蛋白酵素分泌過剩。

二、外在因子:
1.飲食習慣不良,如:暴飲暴食、無定時定量、常吃刺激性食物。
2.抽菸、酗酒
3.藥物對胃黏膜的破壞,如止痛藥、降血壓藥、類固醇藥物及關節炎治療劑等。
4.精神壓力和情緒不穩定。
5.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6.氣候的變化,尤其在季節交替之際。
 
胃潰瘍的檢查方式可分為:

1. 內視鏡檢查法。
2. 上消化道鋇劑X光檢查。
3. 細胞學檢查法。
4. 胃液分析法。
5. 內視鏡超音波檢查。

胃潰瘍的藥物治療,通常可分為:

1. 制酸劑:此類藥品即為大家所熟知的胃乳片及胃乳液,主要功能為綜合胃酸,卻無治療潰瘍的效果。
2. 胃黏膜保護劑:如Sucralfate,類前列腺素和鉍鹽等,可用來預防及治療胃潰瘍,但效果有限。
3. 胃酸分泌抑制劑:包括H2拮抗劑、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其中以PPI為較新且具有強大制酸能力,是目前使用胃潰瘍常見的藥物。

幽門桿菌與胃潰瘍的關係: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使得消化性潰瘍的治療起了革命性的變化,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狀桿菌,他的大小約2-4微米,除了在胃黏膜及附近相關區域黏膜之外,口腔內牙齒的牙菌斑亦可找到此菌。在台灣地區的成年人,約每兩人就有一人感染過此菌。幽門螺旋桿菌除了分泌尿素酶外,亦可分泌許多消化酵素,藉此破壞胃黏膜表皮,造成胃黏膜發炎潰瘍。而新的治療為幽門螺旋桿菌為三合一療法,即是PPI與抗生素的並用,須連續治療1-2週,當「三合一療法」結束後,可繼續使用PPI約六週,使潰瘍完全治癒。

胃潰瘍患者應注意事項:

1. 生活規律、心情愉快,並且保持充足之睡眠及減輕壓力。
2. 勿暴飲暴食,三餐要定時定量且注意細嚼慢嚥,同時記得睡前不要吃消夜。
3. 盡量避免,如咖啡、茶葉等含咖啡因之飲料,酒、汽水、香菸、辣椒、檳榔、糯米及太甜太油膩的飲食。
4. 使用下列藥物應須注意:如止痛藥、類固醇藥、關節炎治療劑等,可事先告知醫師或藥師有胃潰瘍疾病。
本文作者:黃于珊護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