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若每天嚴重流失尿蛋白可能是罹患「腎病症候群」

一旦檢查發現有蛋白尿,許多民眾會心存疑惑,到底透露出的是什麼警訊﹖以下的介紹能提升民眾對蛋白尿的了解。

蛋白質是有用的東西,腎臟應該把它留在身體裡面,若蛋白質從小便流失,這種尿叫做「蛋白尿」。而流失的蛋白質就叫做「尿蛋白」,這情況多半表示腎臟出了問題,如果每天流掉的量很多,甚至超過三公克半,既表示非常嚴重,可能產生許多併發症,通稱為「腎病症候群」。

「腎病症候群」不是尿毒症,也不代表快要洗腎(血液透析),這個名詞包含了許多疾病,其中每一種疾病在嚴重時都可能產生大量蛋白尿,像糖尿病、慢性腎絲球腎炎、紅斑性狼瘡及癌症都是很常見的原因,因為牽涉很廣,常常需要很多次複診才能水落石出,找出導致蛋白尿的病因,所以一般會安排住院檢查,以便快速查出病因。

蛋白尿的初步檢查是用試紙放入尿杯中,然後看試紙上的顏色變化,如果完全沒有改變,就表示沒有蛋白尿的情形,報告上會有一個加減乘除的「減號」或寫成「陰性」,這是好的現象;相反地,假如顏色整個辯的不一樣,代表有蛋白尿,紀錄會出現一個至三個「加號」或是「陽性」這些字眼,那就必須做詳細的檢查。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有三分之ㄧ未來會洗腎,初期症狀輕微,只有少量的蛋白尿,如果沒注意,尿蛋白會越漏越多,等到變成腎病症候群時,全身水腫,血壓增高,腎功能很差,那就難以挽回大局。所以,一旦發現有糖尿病,就必須嚴格控制血糖,而且一年一度檢查小便,才能及早獲知有沒有尿蛋白。

想要減少蛋白尿,首先必須治療原本的病症,此外,一旦出現蛋白尿,須小心提防高血壓造成的影響,所以只要患者不會覺得暈眩就應該把血壓控制得低一些,一種名為「血管收縮素轉化脢抑制劑(ACEI)」的血壓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也能減少蛋白尿。

原本腎臟可能只是出現小問題,漏掉一點蛋白質,但如果沒有注意,流失的尿蛋白越來越多,或是持續很久,則會反過來傷害腎功能,如此惡性循環,終致難以挽回。因此,成年人或是糖尿病患應該定期檢查小便,若有異常,就必須接受腎臟科醫師的診治。
本文作者: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 簡孝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