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心血管疾病常踞國人十大死因 肉食族謹記! 一三五豆漿日

根據衛福部頒布最新國人死因調查結果,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連續第1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註1]。為降低心臟血管代謝疾病及癌症風險,2011年由衛福部發佈的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特別將飲食營養攝取建議進行調整,並明確推薦「豆、魚、肉、蛋」飲食蛋白質攝取優先順序。然而台灣營養基金會最新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即使指南改版邁向第三年,多數民眾的蛋白質攝取來源仍以肉類為主。

國人營養變遷調查資料亦顯示,台灣男性在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是植物性的1.7倍,女性在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是植物性的1.4倍[註2],攝取比例懸殊,心血管疾病恐難有解。財團法人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博士提醒,以植物性食物作為大部分飲食營養攝取的來源,才是最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方針。除了平日主食以全榖根莖類為主,以及多吃蔬果外,蛋白質的攝取也應該以豆類的植物性食物來源為優先。為推動正確觀念,台灣營養基金會挺身呼籲「肉食族謹記! 一、三、五豆漿日」,邀民眾以植物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


「豆、魚、肉、蛋」飲食蛋白質觀念知易行難
最新調查:外食比例高 1/4民眾三餐不離肉 僅不到半數遵循「豆魚肉蛋」攝取原則

吳映蓉博士指出,近年來「多蔬果」、「多膳食纖維」的植物性飲食觀念已深植人心,但惟獨蛋白質的攝取觀念仍停滯不前。最新出爐《國人蛋白質攝取認知與行為大調查》發現,有高達73 %的民眾搞不清不知道目前的飲食蛋白質推薦順序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的豆類為優先,其中認為蛋類、魚類蛋白質最好的就佔了近九成,更有部分民眾將肉類視為最佳蛋白質攝取來源[註3]。

若從行為面觀察,有近1/4的民眾三餐皆會攝取肉類,是標準無肉不歡的肉食族[註4]。同時有半數的民眾表示無法落實飲食指南「豆魚肉蛋」蛋白質攝取建議[註5], 4成民眾甚至沒有每日攝取豆類蛋白質的習慣[註6]。究其原因,有高達7成的民眾表示,每天外食難以兼顧均衡攝取是最大的因素,另外也有2成民眾表明本身就偏好蛋、魚、肉類的食物[註7]。


三代家庭血脂問題世襲  嗜肉如癡 10歲男童也高血脂
營養專家:動物性飲食偏好不改善 心血管疾病難有解

家住台南的陳家一家三代同堂。陳太太是標準的上班族,營養相關科系出身的她,對於家人飲食營養相當關注。由於夫家的飲食習慣原本就偏好肉食,因此餐桌上的食物多為魚、肉料理,青菜相對較少,公婆及老公過去健康檢查也都有驗出血脂、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為了照顧家人的健康,即使工作忙碌的她平日無法張羅家人的午晚餐,陳太太仍堅持每天準備麥片,搭配牛奶、優酪乳當做早餐,維持均衡飲食。

然而即使陳太太自認對飲食營養健康關注度高,仍無法逃離高血脂疾病世襲的魔咒。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挑食的習慣嚴重,媽媽不在旁叮嚀時,就只挑愛吃的高熱量或肉類食物、不吃蔬果。去年進行健康檢查,因為BMI過高被學校建議進行進一步三高檢測,結果竟發現TG及膽固醇數值超標,血脂數值更高到另陳太太嚇了一大跳! 醫師也再三叮嚀,一定要從飲食改善做起,才能有效控制血脂。

吳映蓉博士表示,肉類雖然是蛋白質攝取的重要管道,但攝取份量及烹調方式都應該特別注意。飲食中過多的蛋白質來自於肉蛋類,會增加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攝取,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註8]。而適時以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類蛋白質,則是兼顧營養攝取與健康的良好方式。
 
國內外營養專家齊推「植物性飲食新觀念」 每日植物性食物應佔2/3比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居所有死亡原因之冠[註9]。衛福部的統計也指出,心血管疾病連續1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顯見無論國內外,心血管疾病都是威脅現代人健康的重大危機。
為因應現代人生活型態與健康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專家持續推動「植物>動物」的飲食新觀念。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明確建議,每餐都應攝取穀物及豆類食物,同時飲食中應有2/3以上為植物性食物[註10]。國內最新每日飲食指南則建議,除應以植物性食物佔飲食中的大部分。在蛋白質的攝取上,也應打破傳統以肉類為主的形態,改以「豆、魚、肉、蛋」為攝取排序[註11]。
 
歐美十國肯定大豆蛋白可降低膽固醇
台灣營養基金會鄭重呼籲「肉食族謹記!一、三、五豆漿日」

為什麼豆類食物的角色在全球備受重視? 而豆類食物的選擇又有什麼樣的訣竅? 吳映蓉博士指出,豆類食物中最被關注的是俗稱「豆類之王」的黃豆。黃豆除了蛋白質含量豐富,更含有含有大豆異黃酮、皂素、植物固醇與大豆卵磷脂。大豆蛋白質攝取的健康益處廣受各國重視,許多研究更顯示大豆蛋白質對降低膽固醇有實質幫助。同時,美國FDA更於1999年首度認可每日大豆蛋白質攝取對健康的益處,其聲明發佈後,全球已有10國政府跟進[註12] [註13]。

吳映蓉博士強調,市售黃豆食物的選擇多元,但挑選時仍應以非精製、低油烹調為主要考量。而飲食選擇性受限的外食民眾也別擔心,大豆蛋白質的攝取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國人常見的飲品「豆漿」就是一個方便的選擇。為了推廣植物性飲食正確觀念,台灣營養基金會今提出「肉食族謹記!一、三、五豆漿日」計畫。

吳映蓉博士說明,如果你也是餐餐無肉不歡的肉食一族,擔心自已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建議在禮拜一、三、五這幾個上班日,飲用豆漿取代部份肉類,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同時選購豆漿時,建議選擇具國家健康認證的市售包裝豆漿,更能喝出安心與健康。


[註1] 根據「衛福部健康99網站 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公告數據進行彙整,歷年死因統計資料可參考網站。
      https://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1610
[註2] 根據《台灣成人與老人營養素及食物攝取來源之變遷趨勢: 由 NASHIT 1993~1996 到 
      2005~2008》調查數據資料重新整合計算。https://goo.gl/qAUcem
[註3] 根據2014台灣營養基金會《國人蛋白質攝取認知與行為大調查》結果,有高達73 %的民眾搞不清不知
      道目前的飲食蛋白質推薦順序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的豆類為優先,其中認為蛋類、魚類蛋白質最好的就佔了
      近九成,更有部分民眾將肉類視為最佳蛋白質攝取來源。

[註4] 根據2014台灣營養基金會《國人蛋白質攝取認知與行為大調查》結果,有近1/4的民眾三餐皆會攝取肉
類,是標準無肉不歡的肉食族。4成民眾沒有每日攝取豆類蛋白質的習慣。


[註5] 根據2014台灣營養基金會《國人蛋白質攝取認知與行為大調查》結果,有半數的民眾表示無法落實飲食指南「豆魚肉蛋」蛋白質攝取建議。究其原因,有高達7成的民眾表示,每天外食難以兼顧均衡攝取是最大的因素。


[註6] 同[註4]
[註7] 同[註5]
[註8] 根據衛福部肥胖防治網https://obesity.hpa.gov.tw/web/content.aspx?no=132
     過多攝取的蛋白質皆來自於肉蛋類,也會增加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
[註9]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7/zh/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頭號死因,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多於任何其它死因
[註10] 根據WCRF《Food,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https://www.dietandcancerreport.org/cancer_resource_center/downloads/Second_Expert_Report_full.pdf
      p.381飲食中大部分應以植物性食物做主;建議植物性食物應佔飲食的2/3以上
[註11]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每日飲食指南》 
       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733
[註12]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 Health Effects of Soy Protein and Isoflavones in Humans >
https://www.sncsalvador.com.br/artigos/proteina-de-soja-ivoflavonas-beneficios-para-a-saude.pdf
[註13] 北美大豆食物協會< Soy Protein and Heart Disease Health Claim >     https://www.soyfoods.org/nutrition-health/soy-for-healthy-living/soy-for-heart-disease/soy-protein-and-heart-disease-health-claim

本文作者:台灣營養基金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