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健康旅行必備知識 - 旅遊醫學

一位60歲男性數月前因胸痛住院後診斷為心肌梗塞,接受兩次心導管治療及置放心臟血管支架,然而自從發病後,原本喜歡旅遊的他,因擔心自己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在途中會惡化,甚至害怕無法馬上就醫而有生命危險的可能性,而變得不敢出遠門。 由於旅遊相關因素如旅遊地點、氣候、壓力、疲倦等,加上飛機在高空時導致缺氧等原因,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旅遊造成死亡的原因中,高達50%與心血管事件有關。而預防勝於治療,既然一趟旅遊過程中,潛在著許多會讓心血管疾病惡化的危險因子,透過了解旅途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事前充分準備及留意,其實多數疾病與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心血管疾病者的航空旅遊之禁忌症:

●心肌梗塞後二週內
●心導管手術二週內
●不穩定型心絞痛
●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三週內
●未代償性心衰竭
●未經控制的心室心律不整或上心室心律不整 

旅遊搭機時,飛機內部為乾燥環境,濕度於20%以下容易流失水分,加上長時間在座位不活動,本身若有深層靜脈血栓病史、凝血功能異常、近期接受手術者、癌症病史、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引發深層靜脈血栓症(俗稱經濟艙症候群),嚴重併發肺栓塞而有致命的風險。根據研究,50歲上的旅客飛行8小時以上,產生小腿靜脈栓塞的比例高達10%。

藉由水分補充、定時起身活動、腳部運動或穿上漸進式壓力彈性襪,有助於預防經濟艙症候群。 旅遊應注意當地的氣候。當氣溫低時會增加血壓、血液黏稠度和心臟的負荷,使血液中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原的數值上升,也會造成血液濃縮、發炎反應及高凝血狀態;當氣溫高時會流汗而導致血液濃縮,若無適時補充水分,易增加高凝血狀態及栓塞機會。在過冷或是過熱的地方,可能會讓原來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惡化,增加胸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以65歲以上的高齡者為高危險群,然而超過20%發生於年輕族群,因此不可輕忽。 

隨著海拔高度升高,大氣壓力和氧氣分壓隨之降低,在海拔3,000公尺高處時,氧氣分壓約為海平面的70%;在高海拔時,相較於在海平面上,容易出現較多的心室期外收縮及上心室期外收縮,若海拔高度上升到2,632公尺以上時,發生心律不整比在海拔200公尺時,多6-7倍的風險;在高海拔會增加交感神經的活性,也較易發生心絞痛。因此心血管疾病症狀控制不佳者,或在海平面時即需氧氣時,應避免去高海拔地區旅遊。 另外在室內場所、機艙等密閉空間因空氣流通不佳,人群聚集而較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得流行性感冒而死亡的人中,有35-50%是因為心血管疾病惡化而致死。

當有呼吸道感染時,前兩個星期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也較高,尤其是前三天。因此出遊前接種疫苗預防、戴口罩預防和避免空氣不流通之場所。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旅遊時應特別注意藥物服用不可中斷,出發前應計算藥物是否足量,若藥物不夠可攜帶機票證明至醫療院領取最多三個月的藥量。旅遊前應事先準備在國外醫療緊急聯絡電話及當地就醫相關資訊,另外出發數月前應開始漸進式運動,以期降低旅遊時造成的疲憊及受傷的可能性。

旅遊中準備隨身藥物,過去病史有心衰竭者在旅遊中應小心注意鹽分的攝取,此外應保持水分攝取的平衡。若出現胸悶、胸痛、喘、虛弱、頭暈、噁心、盜汗或其他不穩定的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接受適當的治療及定期追蹤,由醫師判定目前疾病穩定的程度,必要時安排運動心電圖等其他檢查,並於旅遊前4至6週至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諮詢、相關慢性病之診斷開立、回國後疾病評估、治療及追蹤等服務。 

旅遊醫學的目的在於提供旅遊民眾危險評估及給予合適的處置,以期盼每位旅遊者都能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民眾若有旅遊相關疑問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或0800-001922),亦可撥打彰化基督教醫院旅遊醫學諮詢專線(04)7238595轉3264,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