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藥物引發的肝損傷:不容忽視的用藥風險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藥物引發的肝臟損傷(drug-induced liver injury)是一種不常見,但可能導致嚴重健康問題的藥物不良反應,可能因服用處方藥、非處方藥,甚至是中草藥產品引起。雖然藥物引發的肝臟損傷並不常見,但台灣申請藥害救濟原因的前三名之一!

藥物性肝臟損傷的分類

藥物導致的肝臟損傷根據誘發原因可以區分成「內因性毒性」與「體質特異性」兩大類。

  • 內因性毒性導致的肝臟損傷是藥物或其代謝產物本身即具有肝毒性,通常使用的劑量越高,發生肝毒性的機率也越高。
  • 體質特異性導致的肝臟損傷則通常難以預測,可能與藥物過敏或代謝異常有關。

如何預防和識別藥物性肝臟損傷?

任何藥物都有可能觸發藥物性肝臟損傷,但由於藥物導致的肝臟損傷不像病毒性肝炎有明確的血清標記可以檢驗,因此在臨床診斷上較為困難。醫師與藥師會評估患者用藥與發病之間的時序關係,並排除其他可能導致肝臟損傷的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自體免疫疾病、膽道結石、肝臟腫瘤、敗血症)。


臨床上較常見可能導致藥物性肝臟損傷的藥物包括抗結核病藥物、特定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乙醯胺酚。此外,一般民眾可能認為中草藥的藥性溫和,副作用少,可以無病補身。但事實是,服用中草藥導致肝臟損傷佔所有肝臟損傷案例中的五分之一,且有較高黃疸與死亡率。民眾應避免同時並用西藥與中藥,並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中藥產品。若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倦怠、腹痛、茶色尿、眼睛或皮膚泛黃等症狀,因盡速就醫治療。

如何預防藥物性肝炎?

  • 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尤其是那些已知有肝毒性風險的藥物和補充劑,並減少中西藥併用。
  • 服藥時避免飲酒。
  • 對於已知可能引起肝損傷的藥物,建議在使用前和使用期間進行肝功能測試,以監控可能出現的肝損傷跡象。

藥物性肝炎危險因子

  • 高齡:高齡患者由於肝功能自然衰退,可能更容易受到藥物性肝損傷的影響。同時,高齡者往往需要服用較多的藥物,增加了藥物交互作用發生的風險。
  • 病毒性肝炎帶原:B型、C型肝炎帶原者的肝臟已經處於受損狀態,因此更容易受到藥物性進一步損傷。
  • 慢性酗酒: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肝腫大、脂肪肝、甚至肝硬化,這些條件都會降低肝臟代謝藥物的能力,增加藥物性肝炎發生機率。
  • 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患者因肝脂肪含量高,其肝功能可能受影響,使得對藥物的代謝和清除能力降低。
  • 藥物代謝基因多型性:個體基因差異影響藥物代謝酵素的活性。


透過合理用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並進行定期的肝功能檢測,我們可以在享受藥物帶來的治療好處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對肝臟健康的潛在威脅。此外,對於中草藥和非處方藥物的使用,也需要遵循相同的謹慎原則,確保用藥安全,保護我們的肝臟健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