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生食海鮮的另一隱憂 肺吸蟲的感染!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根據報導,一位七十歲愛吃生猛海鮮的老先生,在數年前到東南亞旅
遊時,吃了半生不熟的螃蟹,而發現「肺吸蟲卵」已侵入腦部;經過
腦部開刀後,從腦部取出三十餘顆類似「葡萄」樣大的「囊腫」,其
中全都是肺吸蟲的卵。由於老先生近年來出現快速的記憶力減退以及
步態不穩定,在就醫後詳細檢查後才發現腦部有的「囊腫」陰影,才
知道寄生在螃蟹裡的「肺吸蟲卵」已經侵入腦部了。

「肺吸蟲病」是由寄生在肺部的吸蟲所引起的疾病,而侵害人類的肺
吸蟲又稱為「衛氏肺吸蟲」,有別於寄生於其他特定動物體內的「四
川肺吸蟲」。
「衛氏肺吸蟲病」流行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
、菲律賓以及泰國等東南亞地區;而在台灣肺吸蟲流行分佈區主要是
在西北部海岸地區如深坑、石門、桃園、新竹、苗栗等地。

成蟲寄生在人類的肺臟中,其蟲卵隨罹患者的痰液或被吞入胃腸道而
隨糞便排到體外,在淡水中經二至三星期孵化為幼蟲(稱之為毛蚴)
;而毛蚴寄生在螺類(尤其是螺絲),在其內發育成另一種幼蟲(尾
蚴)。尾蚴由螺類出來進人並寄生第二中間宿主(淡水蟹、毛蟹、淡
水蝦等甲殼動物),而在台灣地區則以「毛蟹」為其最常見的感染源
。尾蚴在人體內形成白色珍珠樣的囊包,稱之為「囊蚴」。一旦生吃
、醃吃或醉吃毛蟹,或喝含有囊蚴的生水後,即可受到感染。「囊蚴
」在胃腸內脫囊而發育為「幼蟲」,幼蟲可穿過腸壁進人腹腔,再穿
過橫膈到達肺部生長發育為成蟲,並在肺臟中產卵。此外,成蟲寄生
在肺臟會形成「囊腫」甚至「膿瘍」,其內含有膿血、成蟲以及蟲卵
,而囊腫與支氣管之間常形成廔管。

由肺吸蟲寄生的部位不同,則在臨床上呈現不同的症狀及表徵。肺吸
蟲寄生在呼吸器官時,罹患者會有嚴重的咳嗽或發燒症狀,其痰液粘
稠,帶有腥味,並且呈現鐵銹色;而罹患者常主訴胸痛,甚至伴隨有
肋膜胸腔積水的X光表徵;在肺吸蟲感染的早期也會有噁心、嘔吐、
腹痛以及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此外,肺吸蟲幼蟲亦常侵入肝臟,而導
致肝腫大以及肝功能異常。
一旦成蟲轉移至腦部時,則會出現癲癇、
半身癱瘓、感覺麻木、失語、頭痛、嘔吐以及視力減退等症狀;而成
蟲侵入脊髓時,則會呈現下肢感覺減退、癱瘓、腰痛甚至坐骨神經痛
。某些肺吸蟲感染者中有百分之二十會出現皮下結節或硬塊,而其中
有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發生在腹部,亦可出現在胸部或腰背部的皮下深
部肌肉內,有時外觀看不到,但能用手觸摸到,其邊緣不清,有間歇
性隱痛或微癢感,最後硬塊逐漸縮小變硬,在硬塊內可找到幼蟲蟲體
。此外,極少數個案則表現出睪丸炎、淋巴結腫大、心包積液等病症
,而某些吸蟲病罹病者則可有「眼球突出」的眼部感染表徵。

凡在「肺吸蟲」流行地區生食或未煮熟的毛蟹等甲殼動物或飲過生溪
水,一旦出現咳嗽、咳出鐵銹色痰、癲癇、半身癱瘓或游走性皮下結
節或硬塊,而血中嗜酸粒細胞計數增高,即應考慮肺吸蟲病感染的可
能性。在痰液、糞便或其他體液中找到蟲卵或皮下結節或硬塊,則可
發現蟲卵、幼蟲甚至成蟲。此外,相關的免疫學檢查以及X光影像檢
查亦可做為診斷的輔助工具。在此呼籲在炎炎夏日喜歡生食生猛海鮮
尤其是「淡水蟹」或「毛蟹」的民眾應慎防肺吸蟲的感染。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