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楂

南山楂
    別名
    別名
    猴楂子、酸棗、大山棗
    主治
    主治
    肉食積滯,小兒乳積,脘腹脹痛,痢疾(腹瀉),泄瀉,經痛,產後瘀血,腹痛,疝氣,高血脂症。
    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消積化滯,破氣散瘀,降壓,增加冠脈流量,降血脂,抗菌消炎。
    用途分類
    用途分類
    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用法與用量
    內服:6~12克。
    禁忌
    禁忌
    脾胃虛弱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基原
    薔薇科(Rosaceae)植物湖北山楂 Crataegus hupehensis Sarg.之乾燥成熟果實。
    拉丁生藥名
    Fructus Crataegi Cuneatae
    性味與歸經
    味酸,味甘,性微溫,歸脾經,歸胃經,歸肝經
    化學成分
    槲皮素(Quercetin)、金絲桃苷( Hyperin)、表兒茶精( Epicatechin)、綠原酸(Chlorogenic)。
    性狀
    深紅色近球形,直徑2.5公分。果肉薄,果皮常皺縮,土黃色種子5枚。質堅硬。氣微弱,味微澀。
    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果實。
    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晒乾或壓成餅狀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蟲蛀。
    產地
    分布於河南、山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陝西。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