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尿失禁是很複雜的疾病

A:

治療尿失禁,首先要認識基本的分類、成因,才能對診治病,非從基礎上下功夫不為功。包括泌尿膀胱神經學、解剖學、藥理學、病理學及尿路動力學的研究。

定義 ─ 尿失禁即不能自主控制尿液由尿道流出。失禁本身非一疾病,只是下泌尿道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臨床醫師對病人失禁的主訴首先要分清楚是否尿液失禁,由何處尿失禁,造成失禁的病理生理變化及最後正確的治療。

是否尿液失禁 ─ 對病人首先確定是否『尿液』造成會陰部的潮濕,這可由病史詢問及物理檢查得知,最簡單方法是收集一部分所謂失禁的尿液,測其中肌酸酐的濃度,如果是尿液將有很高的肌酸酐濃度。至於非尿液造成的會陰部潮濕有下例可能:
1. 腸胃道:瀉肚、廔管、大腸造口、迴腸造口。
2. 陰道:其分泌物
3. 會陰部本身感染:血清或濃液
4. 汗液

尿液由何處漏出
A. 非尿道漏出
1. 廔管:最常見為膀胱陰道廔管,其次輸尿管陰道廔管,其原因和病人曾接受骨盆腔手術(子宮摘除術),或接受放射治療有關。
2. 輸尿管異位開口:其開口如在外擴約肌「遠端」常有持續尿失禁,在小孩已可控制排尿,但仍是內褲常濕,要懷疑此病。

B. 由尿道漏出
提到尿失禁,首先明白排尿功能,膀胱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貯尿,且壓力不能很快的上升(Compliance)。膀胱頸及尿道要有關閉的功能,除非在排尿時才開放,並且要能承受突然的腹壓上升。尿道在防止漏尿上有幾個機轉。
1. 尿道黏膜閉合可封住尿道管道。
2. 平滑肌及尿道旁橫紋肌維持尿道的一定張力。


資料參考: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

2006-08-24 17:32:04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