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化妝品老實說

A:

歐盟組織對化妝品(cosmetics)的定義如下:「任何用於人體外部(包括表皮、頭髮、指甲、嘴唇、外生殖器)、牙齒及口腔黏膜之製劑,其功能專門或主要用以清潔、增添香味、改善外觀、消除體味、保護或使之維持良好狀態者。」“Any substance or preparation intended to be placed in contact with the various external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epidermis, hair system, nails, lips and external genital organs) or with the teeth and the mucous membranes of the oral cavity with a view exclusively or mainly to cleaning them, perfuming them, changing their appearance and/or correcting body odours and/or protecting them or keeping them in good condition.”亦即,化妝品囊括了所有彩妝品、保養品、沐浴用品、髮類產品、牙膏、香水等等。藥物與化妝品最大的分別在於前者可在微觀上對生物體的病生理造成影響,而後者僅能暫時改變表相。



在皮膚科醫師的養成過程中,強調的是皮膚疾患的診斷與治療,化妝品方面知識的接觸相對缺乏。看過太多因不當使用演變成化妝品不耐症(cosmetic intolerance syndrome)以及接觸精油或香水而發生過敏的病人後,我甚至一度覺得化妝品是敵非友,面對病人詢問總是消極地勸他們少用為妙。



然而現代人,尤其是女生,哪一個的梳妝台上或浴室架上不擺滿瓶瓶罐罐的化妝品?即使不化妝、不保養,也一定避免不了各種盥洗清潔用品。不僅於此,膚況出問題的時候,其實病人第一時間求助的對象往往也不是皮膚科醫師,而會從調整手邊使用的化妝品做起,比方說脂漏性皮膚炎導致的頭皮癢跟頭皮屑,除非真的很嚴重,否則大多數人都會先選用抗屑洗髮精,仍舊無法改善才會去看醫生。換言之,化妝品在每個人—包括病人—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化妝品跟皮膚病的關係—無論是幫助還是惡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正規的藥物治療外,皮膚科醫師若能了解它、進一步善用它,不啻是多了一項武器,如虎添翼。



這樣的體認促成了我過去一年在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化妝品科學系的進修。這個課程是為了培養化妝品專業人才所設,內容除了基礎的有機化學、生物學、化妝原料學等,還包括化妝品調製、包裝、法規及行銷。修業一年下來,雖然習得了化妝品配方與銷售手法方面的知識,但卻不禁憂心起國內缺乏統一、消費者可以信任的諮詢管道的現況。



在英國,CTPA(Cosmetic Toiletry & Perfumery Association)是眾化妝品製造商組合而成的機構,關注科學研究及立法層面,負責與政府及媒體溝通,而整個歐盟有一個更大的組織:Colipa(The European Cosmetics Association),成立宗旨與CTPA類同,但更著重於基礎研究與新產品的開發。除了自律的商業組織外,SCS(The Society of Cosmetic Scientists)則是由學界人士組成的學會,我在英國時曾以學生身份入會一年,會員可定期收到該學會所發行的刊物並參加研討會,會中時常會請皮膚科醫師針對不同主題發表演講。



相較之下,台灣化妝品界同樣百家爭鳴、發展蓬勃,但在商言商,廠商們多半把主力放在短期行銷而非長期教育,以致於媒體廣告及促銷活動中傳遞出來的訊息往往似是而非。而除了衛生署對化妝品的相關法規外,民間並沒有業界或學界的相關公會組織,再加上皮膚科醫師對化妝品投注的心力多半不高,消費者即便有疑問也不知道該問誰。



皮膚醫學與化妝品界不應該是井水不犯河水,皮膚科醫師與化妝品廠商也不該只是推薦者與聘用者的關係,最理想的是由皮膚科醫師從中立客觀的角度讓商業與科學接軌。我希望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可以應用自己在英國學到的化妝品相關知識,釐清關於化妝品可能有的錯誤觀念,也歡迎大家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提出來共同討論。

(以上由活麗皮膚科診所/漂亮101皮膚科診所 吳佳真醫師提供)

2013-04-10 15:46:38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