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聽細胞的聲音」…肌膚監測,「更」科學的診療方式

A:

這幾天微博很熱鬧…剛回答完醫師應該「相對保守」,還是應該「前衛創新」?,立刻有人問:「什麼是聽細胞的聲音?」
很好,我老早就想寫一篇「西醫師的心得反省」了。
「實驗室培養」就是「聽細胞聲音」的開始了~
身為西醫師,我們最自豪的多半是「讀過很多文獻」、「進過細胞實驗室」。很僥倖地,為了完成我的第一篇碩士論文,我確實紮紮實實地進到台灣最高階的實驗室之一:承蒙賴基銘醫師、莊雙恩博士的教誨,我這個半路出家的研究人員,就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實驗室呆了近二年時間。忙忙碌碌地養細胞、給藥物、紀錄拍照、跑儀器…
無論如何評判,「細胞培養,藥物測試,看看細胞的反應」總算是聽細胞的聲音吧!?
現實世界更複雜些~
讀過文獻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實驗」,至少可以分為in vitro跟in vivo;也就是「活體外」與「活體內」二種。以藥物實驗為例,一開始要做的實驗是in vitro的,就像細胞培養這樣,先大量篩選有效/有毒成分,然後找出細胞有效與細胞致死劑量。我們看到許多「人類發現某某成分可以對抗某某癌症」的新聞,多半屬於這個階段。
其次,實驗人員會開始試著從老鼠、兔子甚至是豬一類「擬人」動物,尋求該藥物的進一步數據:藥效如何?血中濃度提高的曲線如何?腎毒性與肝毒性?成癮性?作用器官的實際濃度?…這麼多的基礎資料,都必須在這階段建立。這時候,狹義地說是監測生物體反應,廣義來說還是「聽細胞的聲音」。只是這時候的「細胞」,已經不只是標靶細胞(比方說癌細胞),還包括代謝細胞與其它非相關細胞的綜合反應與影響。
這些數據完成之後,才真正進入人體實驗申請。
人體實驗是這樣的~
人體實驗(或稱「試驗」)基本上分成四期:有些說法是三期加上上市後監測(PMS)。無論如何,「繼續傾聽細胞的聲音」是實驗人員與醫師必須要做的事(資料來源:www3.vghtc.gov.tw/medician/pdf/臨床試驗分期介紹.pdf):
① 第一期臨床試驗(PhaseⅠ,人體藥理研究):受試者為數名或十數名健康志願者(沒有疾病者)參與,若癌症疾病則為少數病人參與,主要是瞭解藥物的安全劑量,在人體所能夠承受之最高劑量,此階段通常在特定的臨床試驗病房中,經由有經驗的醫師來執行。
② 第二期臨床試驗(PhaseⅡ,治療探索):經由一群嚴格篩選出來同性質高的病人,探索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為少數病人的臨床試驗,一般為數十人,再根據該試驗結果來設計第三期臨床試驗(phaseⅢ)的受試者人數。
③ 第三期臨床試驗(PhaseⅢ,治療確認):此階段受試者對象較多,為大型的臨床試驗,受試者人數可能由數百到數千人不等,在設計上一般以隨機分配、雙盲及對照試驗等方式進行,主要證實藥物療效及安全性,作為上市前的依據。
④ 第四期臨床試驗(PhaseⅣ,治療使用):這個階段是藥品上市後的追蹤,且與已核准的適應症相關,監測該藥物是否有先前幾個階段沒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等情況,試驗設計較為簡單,但是需要大量的病人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肌膚監測」的基礎邏輯
推廣「肌膚監測」這許久,感興趣的醫師與民眾愈來愈多。在執行過程中,我自己慢慢省悟了「原來我是在觀察皮膚細胞對於保養品/藥物/治療的真實反應」。「肌膚監測」的基礎邏輯其實很簡單:健康的正常皮膚,本來就應該具備正常的解剖學結構(皮紋、皮溝、皮丘;或稱皮脊)。如果使用了某個行為(介入,intervention),皮膚的結構或功能受到影響,我們就觀察這個影響的方向與強度。
換句話說,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比「肉眼觀察」的醫療行為,又更進化了一步:醫師不依靠患者主觀記憶中的「改善了?」問句來確定治療效果,而是紮紮實實地,直接觀察皮膚結構,最終得到「治療方向正確與否?」、「治療強度足夠於否?」這些很現實的真實答案!
整個治療方向的確認與監控,就是「皮膚的正常結構逐漸恢復」這麼簡單、直觀的科學邏輯與觀察。
看圖說故事:
我知道各位喜歡看圖,沒有什麼耐心聽我囉唆…看圖吧,圖上都有說明…
(圖形都在http://tw.myblog.yahoo.com/doctor-skin123/article?mid=11849)
我要反省什麼?
身為西醫師,我常常以為「自己在治療患者」。真實監控細胞反應之後,我才豁然開朗:細胞有自己的自癒能力,醫師能做的,不過是減少細胞自癒過程中的障礙(例如:以抗生素除去細菌干擾),或幫助細胞癒合更好些(例如:提供細胞癒合過程所需的營養)。
是的,隨著行醫經驗的累積,醫師確實會逐漸敬畏上帝~
部落格設置目的:
①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非常有把握與醫學證據,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且協助建立該治療方案的肌膚監測原則與大力推廣
② 專業敏感/酒糟/玫瑰痤瘡肌膚治療機構;特別是錯誤雷射/激光/醫美/保養品後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敏感問題
③ 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請訂閱本部落格。這裡還有「微博答客問」欄目開通說明與更多影音視頻檔請按這裡
補充閱讀:
醫師應該「相對保守」,還是應該「前衛創新」? 2011-12-30 14:58
為什麼保養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數據」與「長期追蹤PMS數據」 2011-03-15 16:21
化妝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後監測(PMS)=邱品齊醫師格文引用 2011-01-06 18:10

2011-12-31 17:32:00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