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妊娠後期「下肢抽筋」疼痛,是骨骼中鈣與磷互相爭寵!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妊娠後期經常有孕婦訴說夜裏下肢抽筋疼痛,疼痛的部位多在小腿的腓腸肌,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腓腸肌痙攣”。經過臨床觀察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血鈣濃度下降,或者同時有血磷水平相對升高的緣故。

鈣與磷是構成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人體內99%的鈣和80%的磷是以磷酸鈣、碳酸鈣的形式沉積在骨骼之中,骨骼的生長就需要有鈣鹽的不斷補充與沉積,才能繼續下去。由於妊娠後期每日需要補充大量的鈣,如果此時孕婦的飲食中鈣的攝入量不足,或吸收不好,就會導致血鈣的濃度下降。血鈣的降低會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提高,尤其當夜晚睡眠時更是明顯。

中醫的治療主要仍是要辨証分型:

1.血虛型:
下肢經常抽筋,步履不便,入夜尤甚,精神疲憊,心悸少寐。可用當歸三錢,牡蠣一兩,雞血藤、白芍各五錢,炙甘草三錢。

2.寒濕型:
孕婦下肢抽筋,且有沉重寒冷之感,得熱則舒。可用麻黃、細辛各一錢,桂枝一錢半,白芷、當歸、羌活各三錢,杜仲、五加皮各四錢。

飲食治療可選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蛋、海帶、紫菜,以及蝦、蟹等甲殼類食物,帶有硬殼的堅果等。平時還要禁食含草酸、植酸較多的食物﹝如菠菜、竹筍、茭白、蕎麥、燕麥等﹞,以免與鈣結合形成難於溶解的草酸鈣、植酸鈣,而使鈣不能被吸收利用。

灸法可選環跳、三陰交、足三里穴,用艾條溫和灸。

按摩可用手指對內關和外關穴,用力捏揉穴位,每次拿捏30次以上;用手掌或手指擦揉足心或對側手心,力度由輕到重,速度由慢到快,每次擦揉100次以上.或用手指或手掌推揉小腿,重點推揉承山穴,每次推揉100次以上。

在日常生活方面,要勤於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它除了可以增強孕婦體質之外,還可以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幫助鈣與磷的吸收和利用,防止妊娠下肢抽筋的發生。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