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鬼壓床! 談「低血鉀週期性麻痺症」

曾有人在晚上或清晨起床時刻,因四肢動彈不得,還以為是「鬼壓床」而被送去收驚嗎...?
 
來認識認識...。
 
『低血鉀週期性麻痺症』,英文為「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簡稱「HypoPP」。
 
首先要知道甚麼是鉀離子過低(低血鉀症)。

人體內的電解質有鈉、鉀、鈣、磷、鎂離子等,各有其恆定的血液中濃度及生理功能,其中正常血中鉀離子濃度為3.5~5.0 mEq/L,細胞內可高達150 mEq/L是細胞內液主要陽離子,負責神經肌肉正常功能,也與心臟傳導節律有關。

當血鉀值低於3.5 mEq/L即為低血鉀症,反之,血鉀值大於5.0 mEq/L即為高血鉀症。
 
發生低血鉀症的原因:

(i)攝取不足:但是單純攝取不足造成低血鉀症並不常見。

(ii)流失增加:如經腎臟流失(使用某些利尿劑、部份減肥藥、腎臟疾病、內分泌失調)或消化道(腹瀉、嘔吐)。血液中鎂離子過低也會造成低血鉀症。

(iii)細胞內外間之移動:鉀離子由細胞外向細胞內移動,常是陣發性,而且自己會恢復。除了因某些藥物引起外,還有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併發「低血鉀症」,在男性尤其常見。

低血鉀症對的身體影響

低血鉀症的症狀,以肌肉與心臟節律的變化為主,症狀也有輕重之分。血鉀值低3.0mEq/L,症狀可能出現疲倦無力、氣促、便秘腹脹、反射低弱;嚴重低血鉀症(小於2.5 mEq/L)會有抽筋、橫紋肌溶解症、腸阻塞、四肢癱瘓等症狀,同時,一旦引發心律不整會有致命的危險!

心電圖:常見異常有T波變平,ST節段下降,PR區間延長,出現U波等現象。

HypoPP分為「遺傳」與「非遺傳」型:

(i)家族性遺傳之『家族性低血鉀週期性麻痺症(Familial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為罕見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疾病,為鈣離子通道(CACNL1A3)突變有關。在女性會發生不完全的遺傳,所以發生週期性麻痺比率為男性>女性(3:1),常發病於兒童晚期或是成人期。

此症臨床特徵會呈現突然發作的肌肉麻痺,其血清鉀離子濃度降低(經常低於2.5meq/L),發病因子可能是因為攝取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或鈉離子而被誘發,但在24小時內會自然消退;但要小心有時也會引起致命性的心律不整。肌無力發作頻率、時程及嚴重度因人而異,與家族遺傳有所差別。
 
(ii)非家族性遺傳的患者,或偶發性的自發性四肌無力症(尤其是下肢明顯),在東方(包括台灣) 多數患者為非家族性遺傳的患者,且常合併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甲狀腺毒症患者發生低血鉀週期性麻痺症比率男性高於女性(6:1),發病期則常發病於成人早期。
 
「鬼壓床!」

所謂的「週期性」麻痺,其實是不定期復發的,當有這類潛在體質者(相關遺傳病或甲狀腺亢進),常因β2-sympathomimetic藥物或體內的胰島素分泌量突然增加,例如食用大量的糖類食物(如甜點、蛋糕、冰淇淋或米、麵食)或鹽分,或者劇烈運動後,或者遇冷、情緒變化或創傷、開刀等因素,而誘發血清鉀離子(K+)濃度降低。

發病開始先由下肢近端肌肉出現無力感,在數小時內呈現漸進性癱瘓性無力,但意識卻是清醒的,又因為常發作在晚上或清晨時刻,因此,發生這種四肢動彈不得時,有時會以為是「鬼壓床」而送去收驚。

這類病患也常常被送到急診神經科求治,其實這也算是與內分泌科(甲狀腺亢進症)及腎臟科(電解質不平衡)有關的病例。此類病患少數可能會威脅生命(心律不整)或呼吸衰竭,多數患者於補充鉀離子後數小時至數天,無力感便會消失,但稍不注意飲食或未按時服藥,可能馬上又復發。
 
治療:

這些病症需長期補充鉀離子或者治療甲狀腺亢進症及配合beta-blocking agents使用,亦同時配合acetazolamide、spironolactone、triamterene等預防復發的藥物,但須隨時監測血鉀值,避免補充過度也不好。

除了配合醫矚,並維持低糖、低鹽飲食,平時多攝取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菠菜、莧菜、香菇、胡蘿蔔、馬鈴薯、香蕉、柳橙柑橘、龍眼、香瓜等等。
本文作者:鄭宏益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