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腦中風病人的中醫針灸治療,有效減緩後遺症

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腦中風即屬於腦血管疾病,因腦血管出血或梗塞,造成腦細胞缺乏氧氣和養分的供應,進而造成腦細胞損傷,而高血壓常是造成腦中風最重要的原因。中風一般會有先兆,如頭痛、肢體麻木、忽一側肢體無力或不靈活、出現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暫時的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短暫智力障礙、意識喪失、嗜睡、忽眼前一片發黑等等。臨床後遺症如口眼歪斜、偏癱(肢體無力或活動障礙)、失語(構音障礙、言語及溝通困難)、大小便失禁等,嚴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張淑媚主任說:腦中風第一時間可先於十宣或十二井穴放血,中風六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利用體針加頭皮針合併復健治療,可達到更好的恢復效果。張主任又說:研究發現腦中風病患在接受偏癱側穴位為主的針灸治療後,患側血流供應增加,血流阻力顯著降低,此研究已發表於微循環生理領域的重要國際SCI期刊,針刺治療改變交感神經活動,有助血管的舒張,針灸等傳統醫學治療更能有效降低醫療成本。張主任就中醫針灸治療介紹如下:

一、針灸:

針灸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開竅醒腦、活血化瘀等功效,針灸加強刺激腦細胞活動,增進肌肉協調能力,增強神經傳導、強化血管收放、增加血液含氧量、活化細胞組織、增強代謝功能,增加自體修補防疫能力。頭皮針治療原理在於刺激頭皮後影響大腦皮層,頭皮的針刺區與大腦皮層是相關的,刺激頭皮可以活化大腦皮層,常用的有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和視區等。大部份神經功能的康復會很快在中風發生後的最初六個月內完成,之後其康復速度減慢,在兩年後治療效較差。

二、取穴:

1.體針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輔以手足太陽、少陽經的穴位。上肢偏癱,可取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外關等穴;下肢偏癱則取環跳、陽陵泉、足三里、絕骨、三陰交、太谿、太衝等穴;口眼歪斜者取頰車透地倉、下關等穴;智力退化可取四神聰、神門等穴;失語者可加取風池、啞門、百會、廉泉等穴。

2.頭皮針對半身不遂者,取患肢對側頭部的運動區及感覺區、語言區和視區等。

張主任說,進行中醫治療仍需配合飲食禁忌,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溼生痰,飲食要低鹽、低油、低脂和高纖的食物,三低一高的飲食配合,更有助病情癒後發展。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張淑媚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