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進藥局購物,如何判斷藥師推薦藥品是口碑還是利潤優先?

進藥局購物,如何判斷藥師推薦藥品是口碑還是利潤優先?_圖1

作者/藥師 劉宇琦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Anita 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購物殺價對某些人而言似乎是一種樂趣,因此常常聽到「哎呀!老闆,你少賺一點!或者不要賺我的錢啦!」但回歸理性思考,上班的人如果不領薪水或被要求少領一點,日子怎麼過?同樣的,開店不賺錢,老闆的生活何以為繼?合理的利潤是正常商業運作所必需的。

從供應與需求的觀點來看,藥品也可視為一種商品,從製造、品管、倉儲、運送、廣告、銷售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成本,差別只在比重分配的問題。例如:某項產品在末端售價確定狀況下,拉高廣告成本,相對就壓縮了其他環節的成本,但商品產銷過程必定有利潤,方能維持後續的供應,沒有利潤的商品理論上不會存在市場。

因此,選購藥品的邏輯應該是「最適當」而非考量「最划算」!試想,如果需要的是襪子卻買了一雙特價的手套回家,買到「超值」的「不適用」商品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那麼,如何選購「最適當」的藥品?以下的建議可提供參考:

要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

常有消費者執意要購買曾經服用或媒體廣告有治療效果的藥品,然而,除非是購買慣用藥品,否則清楚表達自己即時的症狀和需求是必要的,不然就像是「鄭人信度」一般。鄭國有個人想買鞋,就先在家裡把自己腳的尺寸量好,到了鞋店時卻發現量好的尺寸忘在家裡了,於是又回家拿了尺寸,但趕回來時鞋店已經關門!既然人都到了,為什麼不直接試穿鞋子?既然清楚自己的症狀,為什麼不直接諮詢藥師可以得到即時又正確的建議。

當自己的主人 避免道聽塗說

許多消費者或許是聽了親朋好友的推薦之後才進行藥品選購,但是因為個別體質差異或症狀不盡相同,藥師可能有不同建議,有時反而遭受消費者誤解!事實上,即使是相同症狀,也可能因不同疾病導致,所使用的藥品機轉也隨之不同,除非消費者對於藥品成份及機轉都熟悉,不然還是交給專業的藥師來協助判斷,可大大降低買錯藥的風險,舉個買車的例子。一般民眾都聽說雙B車子品質好,務農的張三就跟車商指定購買雙B車種,但張三的車是要用來載運農產品的,於是車商評估之後建議他購買農用搬運車,試問張三應該堅持雙B好,或者聽從車商的建議好?

醫療是項良心事業,藥師應秉持專業為民眾的用藥安全進行把關。消費者如果對於藥師推薦的藥品有所疑慮時,不妨再次想想下面的問題: 

˙藥師有沒有明確了解你的狀況和需求?

˙藥師有沒有針對你的狀況進行適當評估及說明?

˙藥師能不能合理解釋推薦商品的理由?

˙如果沒有,那麼你應該小心謹慎這次的購藥行為!

藥師全聯會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攜手合作食藥專頁 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event/pharma-news.html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台灣藥事資訊網TPIP http://www.taiwan-pharma.org.tw/
藥師公會全聯會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armacistAssociations

進藥局購物,如何判斷藥師推薦藥品是口碑還是利潤優先?_圖2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