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

炎炎夏日,來一盤消暑的芒果冰再加上鮮嫩欲滴、肥大飽滿的荔枝;頓時,熱氣都消了一半。可是不知為什麼?身體卻慢慢癢起來了,而且也起了狀似蚊蟲叮咬之紅疹;稍稍一抓,皮膚就隆起融合的圖形腫塊。就醫之下,才知起了「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疾病,因身體接觸某一種或多種過敏原而引起皮膚內血管擴張,釋放出免疫介質後,進而皮膚形成膨疹的變化。膨疹約在24小時內會自動消失,但若是過敏原尚未代謝排出體外;或是仍不斷接觸到過敏原時,膨疹將反覆發作。大多數蕁麻疹為急性發作,在數天後會康復。但若反覆發作6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常見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可為:

1、食物,海鮮(特別是有帶殼的);含酵母菌或發酵製品;堅果類食品及某些水果;酒精性飲料或是一些食品添加物。

2、藥物,較常見者為唯一些鎮痛解熱之消炎藥及抗生素。

3、感染,體內潛藏著細菌、黴菌、病毒或是寄生蟲感染。

4、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粉塵、黴菌孢子或動物毛髮等。

5、內分泌的因素,如甲狀腺功能異常或賀爾蒙影響。

6、物理性因素,如搔抓、壓力、陽光、冷、熱、運動、水…等因素。

治療方面:以避免接觸可疑的致敏原為首要。臨床上用藥,會投與口服抗組織胺,局部可使用冷敷或止癢藥膏。應避免搔抓,而造成皮膚損傷、惡化症狀,增加治療上的困難。
本文作者:台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