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長年咳,怎麼都治不好?肺結核並不是不治之症!

文�署立台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毛愷民

男性,50多歲,咳嗽已經好幾個月了,雖然吃了很多藥,仍未見改善,還是一直咳,精神越來越差,身體也慢慢變瘦了。透過親友介紹前來本院就醫,經由胸部χ光片和驗痰才發現是肺結核惹的禍。在規則的服用抗結核病的藥物治療,咳嗽改善了,精神慢慢變好,體重也逐漸增加。現在,回門診時,還會說:「早知道如此,當初早一點來做檢查,就不用多受這些苦了。」

台灣地區每年結核病病例在民國79年以前維持在7000人左右,近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民國90年台灣地區新發現結核病病例,共有14486人,其中65歲以上就佔了46.3%。而世界衛生組織在民國83年也宣布進入「結核病全球緊急狀態」。這可能是因為老年人口增加,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病毒人數增加所致。

但結核病的死亡率下降卻有趨緩的態勢。民國74年後,已經排除在十大死因外。從民國36年到民國90年時,結核病死亡人數從18533人減少到1299人。

肺結核(俗稱肺癆)發作時,通常無症狀或是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像是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咳血等。其中咳嗽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咳嗽超過三週時,初期無痰,慢慢開始有痰。痰通常沒有味道,呈黃色或綠色,早上起床時特別多。而咳血較不常見,通常是過去肺結核所引起,並不一定是活動性肺結核。體重減輕則發生於疾病後期。

早期肺結核的身體檢查不易發現明顯的異狀,診斷上有賴胸部χ光片和痰液的檢查。胸部χ光常會出現單側或是雙側肺部上葉浸潤性變化和空洞形成。而這些變化在老人家和後天免疫不全病毒感染患者有時會表現在其他部位。痰液檢查包括耐酸性染色抹片和分枝桿菌培養。抹片檢查簡單且快速,但敏感性較差,只有55%,因此抹片陰性並不能排除肺結核的可能。痰液培養敏感性較高(81%),卻較花時間,約六到八週才會有結果。目前有新的培養方式,可以縮短到兩週,減少等待的時間。

如果確定是肺結核感染,需要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目前標準的短程治療,先用四種藥物治療兩個月,再用三種藥物治療四個月,共六個月的療程。所有藥物儘可能一次於早餐之前服用,以達到藥物合併使用的最大效果。一般治療兩週之後,慢慢就沒有傳染性了。經過適當的治療,95%以上的初次治療病人是可以治癒的。但是如果斷續服藥、症狀改善就自行停藥、或是擅改藥物劑量,都容易使結核菌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癒的困難,甚至造成死亡。

病人本身要有適當的飲食營養和規律的作息,原本有的身體疾病要繼續治療控制,保持身體的抵抗力。肺結核是經由飛沫傳染,親密的接觸(如接吻)可能會增加傳染的機會。對於家中的老人、新生兒、重病者應避免長時間密切接觸,跟家人是可以同桌共食。當病人變成不具傳染性或治癒時,接吻或同房就不會有傳染的問題。家中要保持空氣流通乾燥。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要遮掩口鼻,吐出的痰液要用衛生紙包好,丟入沖水馬桶或用火燒毀。家人的關懷和支持,也是治療肺結核不可缺少的要素。

當有長期咳嗽(尤其是超過三週),記得要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肺結核並不是不治之症,規則服藥就可以治癒,做好以上注意事項,就可以避免傳染給他人。


毛愷民醫師小檔案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
專長:門診常見疾病、慢性病處置、預防保健、衛生諮詢
現任: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本文作者:家庭醫學科毛愷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