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蕁麻疹的另類因素─冷刺激,五分鐘找出起疹的真兇!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風濕過敏免疫科 蔡明翰醫師

一位二十五歲女性,自述這五年來每年冬季皮膚就起疹子,春天來臨就好了,發作時洗三溫暖也會減輕症狀,飲酒或吃海鮮並不會加重,曾經到其他醫院抽血檢查過敏原,亦無特殊發現。最近病患到仁愛院區風溼過敏免疫科求診,經過仔細詢問病史,推論可能和冷空氣有關,於是用冰塊放在病患的手臂上十分鐘,移開冰塊五分鐘皮膚立即凸起,找出蕁麻疹的「真兇」後,病患多年的疑惑總算獲得解答!

文獻敘述有病患在縫合後的傷口冰敷,反而腫得更厲害;另有因眼皮術後直接冰敷,導致局部發癢、腫脹甚至疼痛;還有只從靜脈輸入較冷的點滴液,就產生全身過敏反應的病例也被提出,雖然不常見,仍可找到相關報告。

身體對食物或藥物過敏時會產生蕁麻疹,皮膚起風疹塊,搔癢難熬。很多病患想不出過敏原因,只是一味忌口,疹子還是經常發作,令人寢食難安,打針吃藥也是治標,藥效一過疹子又開始作怪,症狀時好時壞卻不會痊癒,真是苦惱。日常生活會接觸許多事物,有時被我們忽略的地方就是導致過敏的元兇,所以患者盡量提供可能的相關因素,醫師才能做正確的判斷。

依個人體質不同,除了寒冷之外,悶熱、紫外線或抓搔等也會造成蕁麻疹,而這些原因是無法由抽血測出,因此患者和醫師要發揮偵探的精神,不遺漏任何可疑的線索,否則是找不到過敏原的!

或許讀者會問:反正治療蕁麻疹的方式大同小異,都是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何必如此費事呢?其實除藥物外,「環境控制」也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很多病患服藥能緩解,一停藥就復發,即是因為持續和過敏原為伍而不自知,治療成效當然打折扣!

總之,讀者若有慢性蕁麻疹的問題,千萬不要灰心,請找過敏專科醫師,查出過敏源並盡量避免再接觸,配合內服和外用的藥物,相信必能從過敏的惡夢中醒來。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