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挑戰!眩暈症的奧祕∼淺談天旋地轉的中醫療法!

眩暈的眩,指眼花、眼黑,暈,指頭暈、頭旋。因臨床上頭暈與眼花當同時並見,故合稱為「眩暈」。輕微的閉上眼睛就可以止住,嚴重的好像坐在船上,旋轉不定,不能站立。實際上患者就是常以頭暈目眩、站不穩或走路會有跌倒的感覺為主訴來就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外科主治醫師吳建隆認為,現代醫學將眩暈分為中樞性周邊性兩大類,其中梅尼耳氏症及內耳前庭性眩暈屬周邊性,常伴隨感覺及運動方面異常。常用姿勢性眼震測試、耳朵迷路功能測試、眼震圖測試以及應用重心變化的姿勢圖來判斷是否為眩暈患者。

疾病多半是「大同小異」,大同是疾病大致相同,小異是個人體質差異。吳建隆醫師指出,現代醫學多著重在大同部份,傳統中醫則在大同前提下,再加重個人體質的差異來治療各類疾病。所以,眩暈症在中醫常見證型有下列幾種:

(一)肝陽上亢:
突然的眩暈耳鳴,頭脹痛,眠淺多夢,口苦為主,多用天麻鉤藤飲來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二)氣血虧虛:
眩暈漸進,伴隨面色蒼白,頭髮乾枯,唇甲沒有血色,心悸,胃口變差,常用歸脾湯來補養氣血,健運脾胃。

(三)腎精不足:
多見於熬夜勞累及中老年人,會有眩暈、耳鳴、失眠、多夢、健忘,腰膝痠軟。如果伴有五心煩熱(胸口及手足心煩熱),是腎陰虛,可用六味地黃丸。如果伴隨手腳冰冷嚴重,是屬於腎陽虛,會用八味地黃丸。

(四)痰濕中阻:
眩暈同時有頭昏重,胸悶、噁心、胃口變差、嗜睡倦怠,常用半夏白朮天麻湯來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針灸是一種國外接受的傳統療法,因其簡單好用。傳統中醫針刺眩暈常用的穴位有百會、神門、耳門、內關、合谷、足三里、腎俞、關元、風池等穴位,每週針刺二次,每次留針二十分鐘。或用耳心點、耳神門點、耳腎點、內耳點等穴,進行耳穴埋針,每次留針一周,來改善眩暈病症。

吳建隆醫師說,他在上個月剛提出的碩士論文,主題就是探討「針刺對眩暈患者平衡控制的影響」,除主觀的感覺改善外,客觀的重心晃動參數也有改善,可見傳統中醫的針刺對內耳性眩暈療效是正面。

他提醒說,藥膳使用原則上也是要因不同的證型而有差異,最好經由合格的中醫師把脈診治及建議。勿吃過度冰冷及燥熱油膩食物,宜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勞累,都是平日養生重點。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