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一口爛牙小心殃及全身健康,口臭或刷牙時出血是警訊!

文�衛生署台南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黃淑美

68歲,平時有高血壓心臟病病史的中老年婦女,抱怨這幾天早上起床吐的第一口痰有血絲,左邊的頭也很痛,導致整晚睡不好、血壓升高,家裡的人也因為她有嚴重口臭,希望她來看牙醫。

經過口腔檢查,發現:口腔裡面1/2以上是金屬的牙冠牙橋,許多牙結石和牙垢覆蓋在上面,牙齦紅腫發炎 是非常嚴重的牙周病。經過牙結石和牙垢的清除及一系列的牙周病治療,目前病人的口臭、頭痛及晚上睡不好的狀況也已有改善,血壓也恢復正常穩定狀態。

另一位62歲體型微胖王先生,他自訴有糖尿病已10多年,最近幾天牙齒酸痛,刷牙常流血,口乾舌燥。口腔檢查:有牙齒鬆動,牙齦增生牙周膿腫及出血現象。血糖檢驗報告:空腹血糖172 mg/dl;飯後血糖250 mg/dl,呈現有非常嚴重的牙周病及血糖未控制好的現象。王先生經過牙周病治療及配合血糖、飲食的控制後,牙周膿腫、牙齒鬆動及出血的現象已獲得改善。

由以上的病例可以讓我們知道,不要以為牙齒痛發炎,只是侷限在口腔喔!2000年五月,世衛組織即在口腔健康報告中提到:口腔疾病與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肺病、早產兒體重過輕有關。近年來,許多實驗更近一步告訴我們口腔衛生跟全身健康密不可分,例如:

1. 2004年9月芬蘭赫斯辛基大學Pirkko Pussinen學者,發表牙周炎與中風發病率有關。
2. 2005年1月比利時Lirgr大學Gerrts教授等人,證明牙周病是引發冠狀動脈疾病(CAD)重要因素,牙周病嚴重程度與CAD發生率成正比。
3. 2005年3月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牙科學院,研究發現,有牙菌斑及牙病的人患心臟病危險性比正常人高出一倍以上,現在已在動脈血管內壁上硬化斑內找到牙菌斑的DNA,確定動脈粥狀硬化與牙菌斑的直接關係。
4. 2005年9月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臨床外科學副教授Robert C.Fazio整合近十年研究資料表示,嚴重牙周炎患者中風風險比一般人提高為3倍、心臟病與糖尿病為一到兩倍,現在也被懷疑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質疏鬆症有關。而當孕婦罹患牙周病時,發生早產的風險是沒有牙周病孕婦的2.8三到7.5倍。

這些現象主因是原本引起牙周病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而引發全身各處的疾病。如果細菌侵犯血管壁,血管因受傷發炎啟動修補機制而產生硬化或是牙菌斑附著在心內膜壁上,會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不論何者,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好發率,之後血管壁上硬化物掉落就形成血栓,循環後阻塞大腦血管,即發生缺血性中風。

基於老化和疾病因素,老人的咳嗽反射退化,牙菌斑裡的細菌跟著唾液、食物一起進入支氣管,導致吸入性肺炎。而當孕婦罹患牙周病時,一是某些病菌會經血管穿透胎盤,二是細菌引發發炎反應引起前列腺素分泌促成子宮收縮,造成早產。

關於糖尿病患者,因其本身有多形核白血球(PMN)功能的缺失、胰島素抗性的形成以及血管結構的改變,會使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罹患牙周病;而嚴重的牙周病感染可能會引起胰島素抗性增加,使得糖尿病的病情更加惡化,血糖控制更加困難。

【牙 周 病】警訊:口臭或是刷牙時牙齦(肉)出血

【預防保健】

 1. 牙刷牙線不可少─牙刷牙線是目前應用最廣,而且已被定為必備的
  潔牙工具。


 2. 衛生習慣要養成-蛀牙形成要細菌、甜份、時間缺一不可。

  ☆每餐飯後潔牙:
   消除牙周病菌可利用之糖份及減少細菌數量,使牙周病菌來不及
   利用糖分,打破時間因素。如果早晚餐後各刷一次,只是最基本
   的,對條件上容易蛀牙的人是不夠的,最好每次餐後都刷。

  ☆最好盡量減量:
   抽菸、喝酒、檳榔。根據研究發現,同時抽菸喝酒和嚼食檳榔患
   口腔癌為正常人的122.8倍,顯示這些因素會有加乘作用。

  ☆少吃甜食(飲料):
   甜食食用頻率越高,越易齟齒,精緻食物或含蔗糖分高,易形成
   牙菌斑;相反的,含纖維素多,延緩牙菌斑形成。若要吃甜食,
   盡量在飯後半小時內吃,吃完即刷牙。

 3. 定期檢查才安心-善待自己做對的事。

所以奉勸大家,別輕忽了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口腔衛生不只保障牙齒等結構,還會進一步影響全身的健康-中風、高血壓、心臟病、早產、糖尿病、肺病等其他問題。為了自身健康,不可嫌麻煩,要定期檢查,若為健康乳齒,應該每三個月定期檢查,若一般健康牙齒,則是六個月。若是有牙病者,在接受牙醫師最後一次處理及清潔後,仍必須每三個月複診,因為牙周病菌在二至四個月內有可能再復發,不可輕忽。


新聞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