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人類乳突狀病毒是子宮頸癌元兇!

在性生活開放的族群中,約有50﹪的人因活躍的性生活感染人類乳突病毒(ΗPV)而不自覺,人類乳突狀病毒是一種極微小的病毒,它專門感染人類表皮及黏膜組織,並會潛伏在人體內。

人類乳突病毒就如隱形的殺手一般,目前已發現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有一百多種,其中HPV6、11型與菜花有關,尤其是HPV6型,在四分之三的菜花患者中可被檢測出來,部分的人類乳突狀病毒如HPV16、18、31、45、56、、、等則被證實和子宮頸癌有關,尤以HPV16及18兩型最為常見,目前已知受到病毒的感染是導致婦女子宮頸細胞癌化的最大元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子宮頸癌患者,都可在其體內發現ΗPV病毒。

人類乳突病毒主要經由性行為感染,當男伴與帶有病毒的女性發生性行為後,就有可能把病毒傳給其他和他發生關係的女伴,但感染病毒並不一定發病,還需病人本身有適合的條件讓受感染的細胞產生癌化的情形,因此只有1﹪會發展成子宮頸癌,臨床上發現,在癌前病變的初期,有60﹪的病人會自動恢復正常,有30﹪的人維持穩定不變的情形,另有10﹪的病人可能漸漸變成子宮頸癌,根據統計,在台灣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每年約3至5千人,高居婦女癌症的首位。

原則上,有性經驗的女性皆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健保局則提供3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一次免費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雖是目前最普遍的篩檢法,但不可否認的,由於採樣誤差、判讀錯誤等人為主觀因素,偽陰性結果約達30﹪,造成某些病變並未在第一時間被篩檢出來。

近年來,由於生物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針對子宮頸癌的檢查,除了子宮頸抹片檢查外,尚可以抽血的方式進行人類乳突病毒的生物晶片基因定型檢測,根據研究,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子宮頸癌都可以偵測出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因此高危險群的婦女, 在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以考慮同時進行人類乳突病毒的生物晶片基因定型檢測,因此項檢測敏感度及精確度極高,可以更有效的預防及追蹤子宮頸癌。


新聞資料來源:天主教耕莘醫院
本文作者:天主教耕莘醫院 張正坤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