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腎上腺腫瘤合併次發性高血壓

楊女士目前49歲已婚,10多年前就發現血壓偏高,開始服用降血壓藥,但是血壓始終未臻理想,即使在心臟科門診已經吃到三種降血壓藥物,收縮壓及舒張壓仍然超過150及90毫米汞柱。

四年前開始發現四肢麻木的感覺,兩年前覺得雙腳常常沒有力氣,在接受神經傳導檢查也正常。她轉到家庭醫學科接受成人健康檢查,結果只有膽固醇稍高,肝腎功能及血糖都正常。

楊女士納悶之餘,只是認真地按時服藥,直到幾個月-前,因為急性腸胃炎合併發燒,到大里仁愛醫院急診就醫,意外發現血中鉀離子只有1.7 (正常值為每升3.5至5.3毫莫耳)。住院後每天給予大量氯化鉀靜脈補充,一週後血鉀濃度也只上升到2.8。

根據楊女士高血壓病史及低血鉀徵兆,仁愛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文森懷疑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荷爾蒙(醛固酮Aldosterone)分泌過多,醛固酮這種荷爾蒙會造成腎臟的腎小管細胞「留鈉排鉀」,造成鉀離子從腎臟尿液流失過多,體內鈉離子的囤積導致血壓升高。檢查結果楊女士血中醛固酮的確過高,應為「原發性高醛固酮血症」。

接下來安排腎上腺的「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右側腎上腺有一個兩公分大的腫瘤,並且一個月後在仁愛醫院泌尿科接受腹腔鏡手術切除腎上腺腫瘤,病理報告為良性的腎上腺皮質腺瘤。手術後,楊女士不再發生低血鉀或雙腳無力麻木,甚至不須服用任何高血壓藥物,目前收縮壓與舒張壓維持在130及80毫米汞柱。

楊女士豁然開朗,原來十多年纏身的高血壓,就是腎上腺那顆小小的腫瘤在作怪。

仁愛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文森表示,高血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找不到特別的原因,稱為原發性或本態性高血壓,和遺傳、年紀、肥胖、抽菸、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代謝異常有關,只能靠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調整及藥物控制,無法根治。

少數高血壓像楊女士一樣是次發性高血壓,只要找出原因(尤其是內分泌疾病),對症治療,可免於一輩子吃藥之苦。國外文獻發現,在大規模篩檢後,「原發性高醛固酮血症」其實佔高血壓患者的5-15%,與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的盛行率相同。在此提醒大家,對於年輕型高血壓(小於40歲)、頑固型高血壓(血壓藥超過三種還控制不好)或是有不明原因低血鉀徵兆者,都應該例行檢查有無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


新聞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
本文作者: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 林文森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