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口腔癌──由久未癒合的口腔潰瘍談起

43歲的陳先生為一位板模工人,平日由於工作壓力大,菸、酒、檳榔均不離手,最近一個多月來,常常抱怨舌頭潰瘍一直難以癒合,而且漱口時偶而有血絲,最近因為口腔疼痛加劇,影響生活作息,前來本院耳鼻喉科求診,經詳細診視且切片證實為口腔癌第一期。

口腔癌是指口腔組織中所有惡性病變的總稱,大部分是由黏膜上皮細胞惡化所形成的腫瘤,少部分是由小唾液腺體惡化所形成的腺癌。口腔包括唇、頰黏膜、下齒齦、上齒齦、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腭、舌前三分之二。

口腔癌是最可能早期發現、診斷及早期治療而獲得良好預後的。但是有很多人對於口腔內發生的變化,卻常常掉以輕心、警覺性不夠,所以有許多的患者,就醫時已是轉為晚期了。正常口腔黏膜是粉紅色的柔軟組織,如果口腔粘膜有經久不癒的疼痛性潰瘍或硬塊、或者是拔牙治療後傷口難以癒合,超過兩星期以上的上述症狀應及早至醫院求診。此外常見變厚、變成突起不透明白色的斑塊,便是口腔白斑;如果有變薄或略為潰爛的紅色斑塊,便是紅斑,兩者可能是癌前病變,不可掉以輕心。

依據衛生署統計,臺灣之口腔癌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很多,目前被公認的包括有:長期慢性有害刺激,例如抽菸、嚼食菸草、檳榔、酗酒,口腔黏膜長期遭受不當的物理性傷害,尖銳的蛀牙和殘根的邊緣,口腔衛生不良;另外,像過度之陽光曝晒、梅毒或慢性維他命缺乏之口腔炎等,均被認為有可能是造成口腔癌的危險因子。而國內近年來口腔癌患者的增加,及年齡層的下降,被認為與嚼食檳榔有著密切的關係。

口腔癌的治療,只要早期(第一、二期)接受正規適當的治療,3年的存活率可達72%,5年的存活率可有60%,若是晚期(第三、四期),則存活率將分別降為61%及30%。其方法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通常由病患與醫師共同討論,綜合病情與檢查結果後再決定採取治療方式。早期口腔癌可以採用手術切除或非手術之合併放療及化療。晚期的病人且合併有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結囊外擴散者,可考慮加上手術後之放療及化療,對整體治癒率及存活率有較佳結果。晚期病患如果腫瘤為無法切除者、或已有遠處轉移者、或健康情形不佳不宜手術者,則建議只給予放療及化療或支持性症狀治療。

大部分口腔癌的發生與嚼檳榔、抽菸、喝酒有密切關係,是可以藉著改善個人的生活習慣來預防的。如果發現口腔內有不易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應及早求醫診治。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不僅可提高治癒率,也可減少因治療所帶來之傷害。


本文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王遜模醫師 / 郭文烈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