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巴斯德--用狂犬病疫苗取代燒紅的鐵棍

如果不是幾個月前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因為在旅程中被狗咬傷,恐慌地堅持要施打狂犬病疫苗,我們可能不會注意到,這個致死率幾乎高達100%的傳染病,雖然已經在台灣絕跡,但對其他疫區國家的人民,仍然帶來巨大的恐懼,就像19世紀的人們一樣。

19世紀時,狂犬病每年要奪走數以百計法國人的生命,當時沒有疫苗,也沒有免疫球蛋白,對付狂犬病,人們只能使用燒紅的鐵棍,或是什麼也不做地等待死亡。

19世紀的歐洲人相信,火焰與高溫可以淨化任一切事物,包括肉眼所看不見的細菌。當時只要是被動物咬傷的人們,都會被村莊中的壯漢們強壓至打鐵鋪,請鐵匠用燒紅的鐵棍去烙燙傷口,想藉此「燒」死看不見的病原,但如此原始、殘酷的作法,並沒有辦法治療狂犬病,常常只是加速死亡的來臨。

發明狂犬病疫苗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就是生長在那個充滿恐懼的年代,巴斯德小時候曾經目睹過這如同刑求、慘不忍賭的畫面,因此他致力於要找出更有效,又不會帶給病患痛苦的治療方法。在細菌學說當道的19世紀,巴斯德隱約知道,這次對付的敵人,是一種比細菌更小的東西。

巴斯德和助理們,冒著危險採集狂犬的唾液,然後注射到健康犬隻的腦中,健康的犬隻果然馬上發病死亡,歷經過數次的動物實驗,巴斯德推論出狂犬病病毒應該都集中於神經系統,因此他大膽地從病死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懸掛在一支無菌燒瓶中,使其乾燥萎縮。他發現,沒有經過乾燥程序的神經組織,是極為致命的,如果注入健康的犬隻體內,狗狗必死無疑;相反的,注入乾燥後脊髓組織的狗,卻都神奇的活了下來。

「這病毒已經死了,至少已經非常微弱」巴斯德這樣推斷。他把乾燥的脊髓組織磨碎加水製成疫苗,注射到犬隻腦中,再讓打過疫苗的狗,接觸致命的病毒。經過反覆實驗後,接種疫苗的狗,即使腦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會發病了!巴斯德高興的宣佈狂犬疫苗研發成功!

巴斯德猜想,也許相同的原理也可以用在人的身上,狂犬病傷者被咬傷後,不會立刻發病,這段潛伏時間,如果可以先打疫苗,也許疫苗就能和病毒來一場賽跑,只要疫苗喚起體內產生抗體的速度,快過狂犬病毒的進攻,也許就能搶救傷者的性命。

1885年,一位幾乎絕望的母親,帶著被狂犬咬傷的9歲小男孩約瑟芬(Joseph Meister),來到了巴斯德實驗室門口,哀求巴斯德救救她的孩子。為了不要眼睜睜看著男童死去,天人交戰的巴斯德,決定為約瑟芬打下人類的第一針,這時距離約瑟芬被狗咬傷已經四、五天了;最後,約瑟芬幸運的活了下來,如此驚人的成就,在全歐洲造成了轟動,各地的人們紛紛將遭瘋狗咬傷的病患送至巴斯德所居住的村莊求援。數年後,巴斯德於法國成立巴斯德研究所,致力於疫苗研究以及傳染病防治工作。

事實上,狂犬病毒侵入皮膚後,目標就是神經細胞,病毒把神經細胞上的軸突當作「高速公路」,順著這條公路,以每小時0.5-4公厘的速度,慢慢攻擊到脊髓和大腦,因此,從表皮傷口進攻到大腦的這一段時間,疫苗還有很大的機會力挽狂瀾,提早誘發身體產生抗體,對抗病毒。

多虧了巴斯德,今日被動物咬傷的人,不必再遭受烙燙的酷刑,有人用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等更安全有效的療法。不過,控制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依照WHO的建議,為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台灣就是透過家犬接種等措施,成功脫離狂犬病疫區;不過鄰近的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仍然有許多病例傳出,而且會傳染的動物也不限於狗或貓,猴子、蝙蝠、狐狸等哺乳類溫血動物都可能是傳染媒介,旅遊及經商的民眾要特別小心,旅途中應該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