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熱浪來襲,小心中暑

又到了炎熱的夏天,常常在媒體上聽到熱浪兩字,到底何謂熱浪?熱浪的定義是四十八小時內可能連續發生三十五度以上的高溫。在城市中,由於溫室效應的關係,加上缺乏能夠降溫的植物,及高大建築物林立影響通風率,吸收太陽輻射又不易散開,造成熱島效應,導致平均氣溫年年逐漸升高。我們所在的台灣夏季高溫潮濕,時常有午後雷陣雨,而下雨之前潮濕悶熱的天氣,很容易令人中暑。


中暑可分為四個階段,下表是中暑的分類及症狀
























成因

症狀

熱暈厥

(Heat Syncope)

在高溫下,表面皮膚血管擴張,使供應大腦及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減少,引致暈厥

.暈眩

.皮膚溼冷

.脈搏減弱

熱痙攣

(Heat Cramps)

在勞動時大量出汗,鹽份亦同時損耗,若只補充水份,便會引致熱痙攣

.肌肉抽縮疼痛,可持續1至3 

 分鐘
.非常口渴、疲倦、四肢乏力

 噁心、頭痛

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由於大量出汗,身體流失大量水份及鹽份,影響心臟及血管功能

.暈眩或短暫神智不清

.皮膚濕冷、面色蒼白

.脈搏急速及微弱

中樞體溫約介於攝氏37∼ 

 40

中暑高熱

(Heat Stroke)

長時期處於酷熱的環境中,會損壞中樞神經系統體溫的功能

.有別於其他中暑的種類,患 

 者會逐漸減少或甚至停止出

 汗,皮膚變得乾燥、炙熱

.脈搏急速及微弱,呼吸逐漸

 加快

.暈眩、神智混亂、甚至不醒

 人事

.可能會痙攣

中樞體溫高於攝氏40度

資料來源: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部,職業安全健康局



增加中暑機會的危險因子

年紀大於65歲或小於15歲、認知功能異常、有心肺疾病、精神疾病者、肥胖、酗酒、鎌刀型貧血症、失眠、發燒、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腸胃炎、脫水或水分攝取不足、以前曾經中暑等都可能會增加中暑的機會。

而藥物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一些血壓、感冒、鎮定、睡眠、精神用藥也可能會增加中暑的機會。


  
2003年法國因熱浪死了一萬多人,後來發現高達八成以上都是年紀大於75歲的人,原因在於年紀大通常合併一些疾病,使用多種藥物及身體本身對於溫度的調節能力差導致不幸死亡。


  
一般來說,在室外工作的人比其他職業多20倍的機會發生中暑,剛接觸室外工作的人發生中暑的可能性也較高。此外,運動員中暑機會也偏高,其中從事足球運動的人最容易中暑。


  
中暑輕忽不得,如果因疏忽而未治療,就可能有致死的危險,死亡率通常在每年的七、八月達到高峰,而隨著高溫持續的天數越久,死亡率增加的機會就越高。

有時候中暑的四個種類很難區分,但是必須去分辨是否有中暑高熱 (Heat Stroke)的可能性,因為中暑高熱是最嚴重的情況,根據研究顯示,當罹患中暑高熱時,有20-33%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腦部損傷,致死率甚至高達10-70%。中暑高熱跟其他中暑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心體溫高於40度及神智不清、陷入昏迷、癲癇等嚴重影響中樞神經的症狀。


  
在治療方面,應儘快避開太陽照射,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鬆脫身上衣物,身體保持平躺,腳部抬高增加血液循環,以冷水噴灑患者身體,拿冰袋或濕毛巾置放於頸側、腋下或腹股溝處,並藉由搧風增加空氣對流降低體溫,若患者意識清楚且無嘔吐的情形,可給予冰涼飲料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不過須小心勿太冰冷以免造成胃部不適。每隔10分鐘,應評估體溫及症狀,若情況在30分鐘內依舊沒有改善,則須儘快送醫。而懷疑中暑高熱時,不應自行服用一般的退燒藥或採用酒精拭浴,應初步緊急處理後,迅速就醫。



預防中暑方法

天氣炎熱時,儘量待在室內,並有良好的通風環境。

.外出時穿著淺色、寬鬆且吸汗的衣服,戴帽子抵擋陽光照射。

.補充足夠的水份及鹽份。

.避免酒精及咖啡的攝取。

.氣候調適 (acclimatization):在從事活動前至少10天,逐步做一些戶外的體能訓

 練,幫助身體逐漸適應高溫環境。


  
當天氣逐漸炎熱時,應注意氣象報告,關心是否有熱浪來臨,並攝取足夠的水份及儘可能待在室內,有中暑相關危險因子的人更應格外謹慎,若發現有中暑的症狀,立刻予以處理,必要時送醫做後續治療,可降低併發症及死亡率。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 家庭醫學科醫師 賴昂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