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小孩長不高,怎麼辦?

兒童發育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以下簡單介紹幾個常見的情形:

一、身材矮小
身材矮小在醫學上的定義有三點:
1. 身高所在的百分位低於正常族群的百分之三,可參對身高曲線表來判定。
2. 預估成人身高比標的身高少五公分以上標的身高:
男=(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公分)/2
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公分)/2
3. 生長速度小於各年齡應有的速度(例如五到十歲:5-6 cm/年)

若懷疑是身材矮小,一般醫師會先看一看是否外觀異常或軀幹四肢比例不平衡;有些特殊的疾病會有外觀異常或軀幹四肢比例不平衡。但大多數身材矮小的小朋友是屬於軀幹四肢比例平衡,常見的原因有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透那氏症,始基型或原發性身材矮小,家族性身材矮小,體質性發育遲緩(Constitutional growth delay),內分泌失調(生長激素缺乏、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其中.家族性身材矮小體質性發育遲緩佔所有求診小朋友的2/3,兩者均為正常生理現象,不需特別處理。但如透那氏症、生長激素缺乏、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為病態的原因,若能適時給於治療(如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對孩子的未來身高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生長激素可使用於生長激素缺乏症、透那氏症、小胖威利症、出生低體重兒、腎臟衰竭及原發性身材矮小等,其中前三者有健保給付,其他則需自費且所費不咨(1公斤體重一年約需一萬元),建議先由醫師評估。

二、成長不良
定義為:體重遠低於同齡的小孩,在成長曲線表上小於3﹪或重高指數小於0.8(重高指數:體重÷身高÷重高常數),另外小於一歲的小朋友,若連續三個月體重未增加,亦屬成長不良。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1/4正常的小朋友,在前2歲內體重可能會從較高的成長曲線(如50﹪)掉到較低的生長曲線(如25﹪),之後穩定沿著後者成長,此類小朋友並非是成長不良。

成長不良的原因根據病生理可概分為下列幾點:
1. 營養及能量攝取不足。
2. 慢性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胰臟功能不足、腸黏膜缺損及一些罕見代謝疾病等。
3. 營養成分漏失如腎臟病等。
4. 代謝過快造成卡路里的消耗。
5. 產前或先天的因素:此類病人通常出生體重均較不足,且一般身高、體重、頭圍均較差,且常合併發展遲緩及其他問題。

那要診斷出成長不良的病因是否一定要抽很多血呢?
其實大部份靠仔細的問診及詳時的理學檢查就可診斷,若未發現有顯著的異常,可先給病兒充足的熱量並佐以適量的運動,之後每個月追蹤體重是否增加,若都能穩定成長,則小朋友大致不會有器質性的問題。反之則需進一步檢查以治療可能的器質性問題。

三、兒童肥胖
據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台灣地區學童,將近30%的男生及23%的女生體重是過重或肥胖。而會造成肥胖兒童比例增加可歸因於飲食的西化(部分和速食有關)和運動量的減少(看電視或打電腦) 。
那怎麼才算是肥胖呢?傳統上,肥胖被定義為在生長曲線圖上體重對身高超過90﹪以上或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20﹪以上就是肥胖。

肥胖本身常會造成許多併發症如:
1. 黑棘皮症:是皮膚變黑變粗的現象,常被家長誤以為是小朋友沒清洗乾淨所致。最常發生的部位在頸項和腋窩,與胰島素阻抗有密切的關係。表示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不好因此血中的胰島素升高。久之,胰島素漸漸失去其應有的功用,血糖開始上升,就呈現糖尿病的變化。
2. 肥胖亦常與心血管問題如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新陳代謝問題如高脂血症、高尿酸、糖尿病有關。所以肥胖兒童的抽血檢查應包括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尿酸、游離胰島素等濃度。
3.運動或睡眠呼吸困難。

若身高較矮且有肥胖就應警覺到內分泌疾病或特殊症候群引起的肥胖如甲狀腺低能症 、腎上腺皮質高能症、生長激素缺乏症、下視丘症侯群、假性副甲狀腺低能症及普拉德威利特殊症候群(小胖威利)等可能性。

肥胖兒童的治療與成人治療相似,分為飲食治療、行為治療、運動治療等三種。

四、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足八歲之前,男孩在足九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第二性徵在女生包含了乳房、陰毛、長青春痘甚至月經等,在男生則有睪丸、陰莖發育、變聲、長青春痘等;並同時伴有生長速率加快。

青春期的提早到來,會剌激骨骼成長使性早熟者,骨骼年齡超前,骨生長板提早鈣化,雖然一時長的比較快,卻提早把以後要長的用掉了,超前越多、生長停得越快,一般女生在骨骼年齡十四歲時、男生十六歲時就不太會長高了。因此性早熟可能會使最終成人身高反而變矮。除了身高的影響,發育的太早,心智亦未能適應;同學的嘲笑,月經的處理也是需考慮的部分。

真正的性早熟,除第二性徵的發育外,會合併生長速度加快、骨齡超前等。

特發性中樞性早熟,及早在七歲(男生八歲)以前以GnRH長效製劑(Leuplin)每個月注射一次治療。可抑制或減緩過早出現的第二性徵,而改善小朋友將來的身高。

各位親愛的家長,你現在是不是應該趕快拿起健康手冊或生長曲線表,看看您小朋友的成長是否不在正常生長曲線範圍呢?
本文作者:國泰綜合醫院汐止分院 小兒科主治醫師/黃正宏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