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肝膿瘍與肝纖維化

肝癰,西醫稱之為肝膿瘍,是指外感邪毒,毒邪內陷,導致肝葉成癰,時見黃疸發熱、脅下脹痛之症。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來看,很多都是有潛在疾病的病患,如糖尿病、膽囊炎、酗酒等等,西醫的治療主要是應用抗生素,若用外科引流,效果不一定好,嚴重的常常抗生素要施打好幾個月才見好。
 
肝膿瘍就是肝臟組織被細菌感染,造成肝組織局部壞死、液化及膿瘍,大部分經由膽道感染,有時可見多腔洞的化膿。感染源可是細菌、阿米巴原蟲,在極少數免疫極差的病人身上可能是黴菌感染。
 
臨床表現常為發燒與腹痛,但有些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甚至連右上腹肝區的位置也不會疼痛。電腦斷層,無論是有打顯影劑還是沒打顯影劑,都可以看的出來,超音波也可看到化膿的區塊。治療上主要是應用抗生素,嚴重的可加上外科引流。肝膿瘍若不治療,死亡率可說是100%,及時的治療可讓死亡率降低到5%到30%左右。
 
肝膿瘍的細菌感染源大部分是膽囊發炎、肝臟膽石症發炎、膽道發炎而來,少部分由其他地方感染而來,若有到過熱帶地區環境衛生不良的地方旅遊,則要考慮阿米巴原蟲感染。常見的感染細菌包括鏈球菌(Streptococcus spp.)、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與擬桿菌(Bacteroides),有些病人還會有兩種以上細菌同時感染。最常造成肝膿瘍的阿米巴原蟲為痢疾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幾乎都是首先大腸感染,然後擴散到肝臟。若小孩罹患肝膿瘍,則要考慮免疫低下的問題。
 
肝膿瘍一開始都只有一個膿腔,在惡化擴散後才會形成為多個膿腔;肝右葉比肝左葉容易受到感染。有時需要抽取肝膿液做培養,以選擇更對症的抗生素。
 
阿米巴原蟲造成的肝膿瘍在某些地區特別高,如墨西哥、印度、東非與南非、部分中南美洲。免疫功能較差與嗜酒的人比較容易產生阿米巴肝膿瘍。
 
肝癰,中醫認為「脾熱不解,逆傳肝臟」是一項重要的病機。《素問·大奇論》曰:「肝癰,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常見兩脅脹痛、睡不安、小便不利等。隋代醫學家巢元方在討論肝臟發炎時說道:「其人身熱,眼青黃,視其瞳子青,脈亦青,面色青者是,其由脾移熱受於肝,肝色青也。其人身熱而發黃赤,視其眼赤,高視,心腹脹滿……」說明嚴重肝臟發炎會有黃疸、發熱、尿赤等。清代醫學奇人陳士鐸指出,肝癰的發作,惱怒是一大動因:「肝一惱怒,則肝葉張開,肝氣即逆。大怒之後,肝葉空脹,未易平復。且怒必動火,怒愈多而火愈盛,火盛必爍乾肝血,爍乾則肝氣大燥,無血養肝更易發怒。怒氣頻傷,欲不鬱結而成癰,烏可得乎。」
 
肝癰臨床上常有發熱黃疸、脅肋脹痛、嘔吐噁心、食慾不振的症候,除了細菌感染外,還有的是阿米巴原蟲感染造成的肝癰。
 
肝癰的治療,陳士鐸曰:「治之法,必平肝為主而佐之瀉火去毒之藥」,並開立化肝消毒湯給後世的醫家參考:「白芍(三兩) 當歸(三兩) 炒梔子(五錢) 生甘草(三錢) 金銀花(五兩) 水煎汁一碗,飲之。一劑而痛輕,二劑而痛又輕,三劑而痛如失。減半再服數劑而全愈。」可與現代醫學治療時酌情配合使用。
 
一般而言,若發熱口苦乾燥,宜清熱解毒,常用藥如大黃、黃芩、金銀花、板藍根、龍膽草、梔子等;若惡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往來寒熱,可用柴胡、黃芩、澤瀉等清肝利濕;久病體質虛弱,可用杞菊地黃丸調理身體。
 
肝癰為重病,需積極治療,除使用抗生素外,中藥可對肝臟消炎,縮短療程,因為有些病患一直施打抗生素都不見好,適度的肝臟消炎是一項很好的選擇。
 
肝纖維化是肝臟實質損害疾病,是不會傳染的,但造成肝纖維化的病因常是病毒,病毒是會傳染的,因此如果有人問,肝臟纖維化到底會不會傳染,那麼只能說,肝纖維化不會傳染,而潛藏在肝臟中的病毒有傳染性。例如,脂肪肝與酒精性肝炎也會造成肝纖維化,因其沒有潛藏病毒,因此不會造成他人病毒感染之虞。
 
造成肝纖維化最常見的原因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這兩種肝炎分別由B型肝炎病毒與C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這兩種病毒是血清性病毒,會經由血清感染。有些先天性疾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pha 1-antitrypsin deficiency)、肝豆狀核變性(Wilson's disease)、血色素沈著病 (Hemochromatosis)會造成肝纖維化,但完全沒有感染之虞。有許多後天性的代謝問題,如慢性酒精性肝病、慢性藥物性肝病,也無感染之虞。再來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原發性膽汁鬱積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等等,也沒有感染的問題。
 
肝纖維化是必須治療的,因為任其發展下去,危害很大,發展成肝硬化後治療是非常困難。治療不是去治療纖維化的部分,而是針對病因治療,如病毒肝炎感染者,應抑制病毒;酒精性肝炎者,要戒酒,阻斷肝纖維化的惡化,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
 
 
作者 鄧正梁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本文作者: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