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發燒 

生命徵象(Vital signs)包括體溫、脈搏和呼吸,此三者直接表達身體對內外在環境改變所產生的反應。沒心跳與呼吸大概已瀕臨死亡或已死亡,過高或過低的體溫常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警訊。

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視丘,體溫是恆定的,其內在溫度約維持在37℃左右(37.2℃+-0.4),也就是所謂核心溫度(core body temperature),通常指人體的直腸溫度。在正常的新陳代謝下,人體會製造更多於維持核心體溫於37℃的熱量,下視丘藉由散熱的機轉來控制體溫。口溫比肛溫低0.4℃,比腋溫高0.4℃,早晚體溫差約0.5℃,清晨六點最低,下午四到六點最高。發燒的定義為早上口溫>37.2℃,下午口溫>37.7℃。

發燒前下視丘體溫設定點(set point)將設定溫度提高,其作用像我們設定冷暖氣機一樣,壓縮機會運轉到我們設定的溫度才休息。此時手足血管收縮,手腳末梢蒼白,減少熱從皮膚散失,病人覺得冷,大部份發燒體溫增加1~2℃。寒顫可增加肌肉產生熱量,如果身體熱量已足夠維持血液的溫度則不生寒顫。當體循環中致熱素(Pyrogen)濃度下降或使用退燒藥後,下視丘體溫設定點重新下調,此時血管擴張,流汗,體溫下降。

在抗生素還沒發明的年代,一般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很少超過41.1℃。高熱(Hyperpyrexia)代表體溫超過41.5℃,常見於嚴重感染或中樞神經系統出血。當下視丘調節體溫失敗,導致無法控制的體溫上升,超過身體散熱的能力時,也會引起高燒,其原因為外源的熱暴露及內源的產熱過多。常見的原因有中暑,內分泌疾病(甲狀腺毒症、嗜鉻細胞瘤),安非他命、三環抗憂鬱劑、某些吸入性麻醉劑及精神科用藥。

中暑常發生在暴露於人為或自然過熱的環境中,體溫調節失敗而造成,活動型
常發生於年輕人,非活動型則多見於老年人。其臨床症狀為體溫>40.6℃,皮膚乾燥、無汗、口渴、噁心、頭痛、譫妄、精神病、肌肉痙攣,甚至昏迷。此時應將患者搬到陰涼或有空調系統的環境中,解除衣物,做水浴或冰浴,使體溫降到39℃
以下。

沒有證據顯示發燒有助於免疫系統的運作,確定發燒的存在對疾病的診斷沒有幫助,或已經診斷確定,可給予退燒藥以減低頭痛、肌肉痛及關節痛。體溫每升高
1℃會增加身體13%的耗氧量,對於有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及有熱痙攣病史的小孩應作積極的退燒治療。體溫>41.5℃時,高溫可能對組織器官造成直接的傷害,這時可以使用冰毯,但不能在沒有使用退燒藥的情況下單獨使用。
發燒是身體反應疾病的重要徵兆,不要擅自服用退燒藥。尤其是體溫高於39℃或連續發燒超過七十二小時的人應趕快看醫生,做正確的診斷才能做正確的治療。

流感常會引起發燒,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造成全球約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平均致死率約2.5~5%。金元四大家李東垣也在<<內外傷辨惑論>>提到,壬辰之年,京師每天死亡人數約兩萬人,如此持續約三個多月,總計死亡人數以數百萬計。<<黃帝內經>>也記錄::「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書中提到治法:「治之各通其藏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流感是人類未來最嚴峻的挑戰之一,適當的預防是避免疾病擴散的最好方法,而中醫藥的治療方法或許是另一個維護全人類健康的途徑。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 中醫科 楊正田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