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談酒癮

回顧人類的歷史不難發現酒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飲酒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便已記述了酒的種種,也被廣泛使用於各方面各場合,它在文化歷史上、文學藝術上、醫學上都有相當的地位。可是人類也因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太多人因酒而造成身體上、精神上、經濟上的損失,而許多生理疾病、精神病症、暴力犯罪、意外事故、家庭問題、貧困.....等皆與酒有關,實在不可不加以重視。 

怎樣的喝酒才算是病態呢?一般並沒有一個最好的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中的專家委員會的酒癮所下的定義為「超越傳統習慣及吃飯時飲酒,或社會上一般的飲酒習慣的任何飲酒形態即屬酒癮」,「不論個人的遺傳體質,後天的生理病理因素,新陳代謝與其他因素如何,凡是因為喝酒而導致個人健康和社會關係上的障礙者,都可稱之為酒癮。」 

酒癮在很多國家都是很嚴重的問題,尤其是西方國家。在美國根據統計男性成年在其一生之中罹患酒癮的機會為百分之五到,而女性則為百分之一至五,情形可謂是十分可怕。過去認為東方人幾乎沒有酒癮的問題,光復初期台灣地區所作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有飲酒問題的病例很少;然而幾十年來,迅速的工業化、現代化,經濟社會繁榮帶來了重大的變遷,使之國人喝酒的機會大增,尤其近十年來,國內的喝酒人口一直在急遽增加中,更可怕的是青少年和女性的酗酒率也已直線上升。 

酒癮迄今仍無一個可靠的病因學說,事實上其表現與個人體質、文化環境、心理因素、酒本身或以上交互作用的結果有關,可是卻沒有一個單一因素是必要或充分能將此問題說個明白的。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當飲酒後,百分之廿五經由胃吸收,其他則由十二指腸進入血液循環。一般而言,喝酒後五分鐘左右其便在血中出現,於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內達血中最高濃度。酒乃經肝臟代謝,所以酒後大量喝水或液體並不能促其排出。酒精中毒的嚴重程度和酒精在血中的濃度成正比,其能影響體內大部分的器官,但以對腦的作用最大,以抑制為主,和國人以為酒有興奮作用並不同。

酒精可以減少甚而解除大腦對行為的約束,小飲後可使人解除心理武裝,表現無拘無束、健談、飄飄然;再稍一過量則出現口齒不清、頭暈、步態不穩、失言、失態則達輕度酒精中毒;若飲到頭暈目眩、噁心嘔吐,則程度更深了;重度的中毒則會產生神智不清、體溫降低,心跳、呼吸緩慢、全身無力的現象,嚴重者還會導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上述可視為急性的酒精中毒。

而慢性的酒精中毒則指長期飲酒,酒精在體內維持高濃度,使人上癮,且造成難以終止的惡性循環和禍害。除此之外,慢性中毒的病人當中止或減少攝取酒精時,便可能會出現心神不寧、心跳加快、噁心嘔吐、四肢軀幹顫抖、出汗、血壓變化、失眠、幻覺、錯覺的戒斷症狀;比較嚴重的病人有時會發生痙攣、發燒、心情激動、妄想、幻覺、瞳孔放大、盜汗、心悸、速脈的戒斷譫妄,可能引致心臟衰竭、昏迷、休克,死亡率可達百分之十左右。 

長期飲酒會造成很多的併發症,諸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胰臟炎、潰瘍、胃炎、營養不良、腸胃出血、維生素缺乏、貧血、心臟衰竭、周邊神經炎、性無能、腎功能異常、弱視、視神經炎....等;孕婦酗酒則易導致生出畸形兒、遲滯兒、體重過輕兒等,此外的腦部的損害包括大腦萎縮、痴呆症、小腦萎縮、加速老化等,都是長期酗酒者付出的健康代價。除此之外酗酒也引致妨害工作,破壞家庭和諧、造成意外、交通事故、暴力行為、犯罪、自傷、自殺,禍害真是無窮。 

事實上酒並不全然是不好的,少量的飲酒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緊張、提高情緒、加速人際溝通、協助社交活動,所以適當的飲用很要緊。 

醫學上強調預防重於治療,適當的衛生教育,限制孕婦、胃炎、潰瘍病人、肝病病患、癲癇、高血壓、嚴重心臟病、關節炎、偏頭痛......等病患及精神病患者、人格違常、身心發展未成熟的青少年飲洒。對於成癮者作適宜的身體藥物治療、團體治療、行為治療、心理治療、支持衛教,同時在政府、醫療界、社區、病人及家屬的共同努力下,發展適合中國人的酒癮預防與治療方法和策略,此一危害人類鉅大的問題方可消弭於中國社會。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 邱南英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